賢聚嶺南:關於內地高校退出世界大學排名的一點思考
作者:嶺南大學研究生院研究助理教授熊衛雁博士
中國人民大學宣佈從2022年起不再向世界大學排名機構提供數據,決定退出世界排名。與此同時,南京大學和蘭州大學也做出類似決定,不再向排名機構提供數據。實際上南京大學在今年4月份就宣佈不再使用世界排名作為院校建設的參考標準。由於三所大學同屬985院校,因此更加引發了社會及教育界對於世界大學排名的爭論。
關於主流世界大學排名的爭論由來已久,最主要的點在於一套西方主導的排名系統如何能夠客觀評價世界不同文化和教育背景下的大學?與此同時,大學排名中一些比較主觀的評價標準如何能夠真實反映一所大學的水平?在高等教育國際化的不斷推動下,市場化的敘事越發影響各國大學的建設。特別是內地院校,近幾年希望能夠盡快趕上全球高校的發展,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由於排名的直觀性,以及全球大學的高參與度,推動了內地高校對於排名的推崇,而忽視了某一些指標對於中國文化及教育體系的適用性。
此次內地高校退出世界大學排名,從某個角度來看,反映了評估體系與大學所處文化環境的衝突。我們能夠看到某些大學排名的努力,通過不斷細化排名體系,從不同角度評估大學的表現。例如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影響力排名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結合,讓大學在不同方面的表現能夠被世界看到。而從高校的角度來看,高校需要始終明白,所有的排名僅僅只是參考,而不是自身發展的「藍圖」,不能「唯排名論」和「唯數據論」,切實實現自身培養人才、推進科研、以及服務社會的價值。
那離開世界大學排名,下面的路該怎麼走?比起世界大學排名,筆者更加推崇美國加州大學帕克萊分校John Douglass教授提出的「新旗艦大學」(New Flagship University)的概念。這一體系關注的是大學對於自身國家及社會的貢獻,而非單純針對世界排名。在這一概念下,大學自身的建設目標應該適合自己國家及地區的文化和社會環境從而「有的放矢」。例如,位於斐濟的南太平洋大學(The University of the South Pacific),由於其較小的規模及偏僻的地理位置,很難在世界大學排名中佔據有利的位置,但是它對整個南太平洋島國群的發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最後,筆者認為此次內地高校退出世界大學排名是一個很好的契機,讓社會更加認識到世界大學排名的不完備性,同時讓高校回歸並注重服務自身所處的社會。當然,這也需要避免矯枉過正而變成閉門造車,堅持人才培養和科研發展的國際合作。各個世界大學排名也應該所有反思,加快大學排名的細化工作,從而淡化全球的單一排名。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