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詠紅:從「外交戰狼」到「可愛中國」

2021-06-07
韓咏紅
聯合早報副總編輯兼聯合早報網(中國)主編
 
AAA

232323 (2).jpg

面對冠病暴發以來國際好感度的下降,擺脫「戰狼」標籤、讓中國的國際形象變得親和,相信已上了中國最高領導層的議程。

中共政治局本周一(31日)進行了一次以「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為主題的集體學習。做國際公關是當代世界大國都有的需要,中國管這叫「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或「講好中國故事」;到了批評者眼裡,中國的做法就成了不乏貶義的「大外宣」。

其實,在中共的話語體系中,「外宣」是正面用詞,但在西方世界裡,宣傳是「propaganda」,是貶義詞。也因意識到這個差別,中國近年減少談「外宣」這個詞,改叫更符合時代潮流的「國際傳播」。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31日在主持政治局集體學習時,要求「加強和改進」國際傳播工作,並提到國內國外三個層次的目標:形成同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為中國改革發展穩定營造有利外部輿論環境,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中國官方發佈的文字並沒有「改善」這個字眼,更沒有點到「戰狼」,但中國希望扭轉「戰狼」形象的想法相當明顯。比如習近平要求「加強和改進」國際傳播工作,着力提高「中華文化感召力、中國形象親和力、中國話語說服力、國際輿論引導力」。

他用大白話說,要「幫助國外民眾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真正為中國人民謀幸福而奮鬥」,還指明「要注重把握好基調,既開放自信也謙遜謙和,努力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上述關鍵詞在中國媒體中沒有被突出,但馬上被彭博社、財富雜誌、CNN、《華盛頓郵報》、BBC等敏銳地抓住。大家不約而同地解讀為中國可能調整強硬的外交姿態,還一致在標題中用了「可愛」一詞,雖然它們將之翻譯成英文的「lovable」,有點不倫不類,但從傳播的角度來說,卻是非常吸睛。

CNN報道的第一句寫道:「中國要學習交朋友和影響他人。」這句解讀沒錯,因為習近平31日就說,「要廣交朋友、團結和爭取大多數,不斷擴大知華友華的國際輿論朋友圈」「要講究輿論鬥爭的策略和藝術」「增強國際傳播的親和力和實效性」。

多家西方媒體對於政治局這次集體學習如此關注,與2019年以來中國「戰狼外交」在國際上引起的話題息息相關。這兩年里,中國與美國、澳大利亞等出現了一系列衝突:貿易戰、媒體戰、驅逐外交人員與學者,冠病起源爭議、香港與新疆人權課題等。中國外交官員以個人身份進行強烈回擊,引來了「戰狼外交」的標籤。今年3月中共政治局委員楊潔篪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火爆交鋒,又強化了外界的這種觀感。

正如我們提出過的,「戰狼外交」是一種設計精巧標籤,讓中國在面對批評時更為被動。同時,中國官員經常是自己踩入「戰狼外交」的話語陷阱。中國可能也有無奈之處——因為各種局限,它不時需要以強硬措辭來作為實際強硬行動的替代,換言之它的姿態有時比實際行動強硬,但強勢態度一樣會受到嚴厲的公共負評。

中國的外宣也受到內宣的干擾或制約,在面對外部巨大壓力時,「戰狼外交」被用來激發民族主義,維護國內團結。但中國民眾看了很解氣的對外措辭,對外傳播效果卻可能很糟糕。

如今,中國尋求「改進」國際傳播工作,或許意味着內部度過了危機、高層更自信;也反映出高層警覺到如果任由國際形象下滑,不僅國家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沒有強化,中國的對外合作、中國的核心利益都會受到負面影響。

有意思的是,中共政治局集體學習受西方主流媒體普遍關注,倒是成了一次不錯的外宣,甚至可以算是許久不見的「正面報道」。雖然西媒對中國是否真能變得「親和」都有所保留,還預判中國「難改狼嚎」,但它們對於中方列出的改進方向都是肯定的。中國與西方媒體難得地出現了一致。

而今,中共明令把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納入黨委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各級主要領導「既要親自抓,也要親自做」,下來會出現什麼變化,大家拭目以待。

最後想提出一點:就理念而言,國際傳播與外宣的最大不同,不在於所傳播信息的內容,而在於手法和目的:手法上是否具強迫性?傳播的目的是為了鼓勵拉近關係與互信,還是尋求建立統一戰線?最終,不管名稱是叫「外宣」還是「國際傳播」,如果在慣性上仍包含強制和形成統一戰線的政治功能設計,就必然遭到抵制。如果尋求的是促進互信和發展軟實力,中國則大有可為,它還有很多故事、很多「可愛可敬」的層面未被發掘。一個國家能做好國際傳播,代表它在現代化的道路上,走出了關鍵的一步。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外國遊客缺席,對中國來說並不會產生太大的傷害,不會像其他國家例如泰國或冰島,因為泰國、冰島的經濟嚴重依賴遊客。目前,中國遊客國內旅遊的支出比2019年更多。但儘管如此,中國仍有許多企業依賴外國遊客,少了外國人,意味說,中國失去向外國人展示積極形象的機會,當地導遊收入也銳減。

    銀鳴  202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