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中國富豪須找出「共同富裕」的中國路
中共中央財經委員會17日的會議提到要促進「共同富裕」,成為近期各方關注的熱點,不少企業緊跟這一政策方向,據報有數十家上市公司在業績報告中提及「共同富裕」主張,其中包括中國最大的保險公司平安保險,以及美團和中國銀行等。「共同富裕」無疑是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是企業家不可繞過的坎,但是,對於如何才能「共同富裕」,似乎尚未有一致的看法,中國的企業家要創出一條新的中國式的「共同富裕」道路。
「共同富裕」無疑已是近一段時期熱門的詞彙,騰訊、美團等超級大企業近期紛紛推出動輒千億元的捐款,響應「共同富裕」。包括平安保險在內,據報也有至少73家公司向香港、上海和深圳等證券交易所提交的聲明中,使用了「公共富裕」這個詞。帶頭響應國家政策,走「共同富裕」之路,這些企業應能得風氣之先,走在前列。
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走共同富裕之路是應有之義。鄧小平當年搞改革開放之時,就已表明,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來,帶動和幫助其他地區、其他的人,逐步達到共同富裕。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從整體上已經實現了全面小康社會。而過去40年中,一直貫徹先富帶後富的思路。中國消除貧窮所採取的辦法之一,就是先富帶後富,由率先發展起來的富裕沿海省市,帶動發展較落後的中西部地區,擺脫貧困。
現在,有一部分人已經富裕了起來,其中一小部分人,可能早已成為全世界最有錢的人。但是,也還有一大部分人,才剛走出貧窮。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就曾講過,中國仍有6億人,月收入僅千元人民幣。「共同富裕」就是要帶動更多人富起來,解決這些問題。
國家提出「共同富裕」,但如何「共同富裕」目前似乎尚未有一致的說法,一些人將焦點轉向「三次分配」,期望最富裕的一群人和企業,多捐款,搞社會公益,促進社會公平。然而,只靠捐款真的就可以達至「共同富裕」嗎?這肯定是令人懷疑的。與其將「共同富裕」的重心建基於富豪們的捐款,倒不如將焦點放在更合理的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顯得更為實際。
這就是說,國家須制定更完善的保障勞工合法收入的法律和制度,要確保勞工的勞動收入,達至一個合理的水平。要建立起多勞多得的機制,讓勤懇勞動的人,可以得到較多的收入。其次是要建立更合理的財政稅收制度,向最富裕的少部分人群,徵收較多的稅收,用以向全民提供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補助弱勢群體,建立更公平的社會環境。在優化和完善了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之後,才是加強對高收入人群的規範,保障合法收入,鼓勵捐款,完善慈善事業等,促進「三次分配」。
從企業家的角度,中國的企業家是40多年改革開放,中國迅速發展起來的主要動力來源,未來中國繼續發展,仍然需要依靠企業家的創新和拚搏精神,因而,中國不可能走「殺富濟貧」的道路,仍然會保障企業家的致富創新。
但企業家則有必要自我革新,要走出一條與「共同富裕」相吻合的中國式的富裕道路,才會有更好的發展空間。平安保險創始人、董事長馬明哲曾說過,平安經歷過三階段的發展,第一階段是成功將西方的保險模式融入到中國社會;第二階段是對標國際標準,走向國際化,成為國際一流的保險公司;第三階段則是進入創造全新保險模式的「中國化」階段,發展出符合中國新時代要求的保險公司的模式。
這一說法有值得參考借鑑的地方,不僅企業發展應該如此,中國的企業家本身又何嘗不是?富裕起來的中國企業家,可以與國際富人看齊,一比高下,接下來要思考的就是如果創出一條「中國式富豪」的道路。共同富裕就是中國化的道路,中國的富豪不僅要自己富,還須帶動更多人致富,促進社會公平。
誰能先找到這樣的「中國式富豪」之路,誰就能富到最後。馬明哲從創立、發展平安保險過程中,總結出最終要走「中國化」道路的經驗。「中國化」符合中國實際,滿足中國社會發展需要,自然將會是一條走向成功的路。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