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柏《從大數據看疫情的處理手法》
抗疫專家袁國勇提出港府要以100%的疫苗接種率為目標,並建議港府應考慮實施「疫苗護照」。
筆者認為,袁國勇的講法絕對值得參考,但如果港府只「孤注一擲」的催谷疫苗接種,亦未必可以做到真正的「動態清零」。其實,疫情至今已有將近2年,我們應該採用那一套方法防疫,難道還不是已經一清二楚嗎?且看看數據說話:
多年以來,香港的醫生及專家都傾向盲從西方國家之方式,但從以上數據可見,只重視「疫苗接種」而相對輕視「關口檢疫」、「隔離與圍封檢測」及「病毒追蹤」的西方國家,感染率都偏高,英美兩國更高踞14%以上,即超過1成多的國民染疫,並一度對當地的醫療體系造成嚴重壓力。此外,西方國家的死亡率一點也不低,死亡總數更是偏高。舉例說,美國因疫情而亡的人數高達76.2萬,竟佔了全球死亡人數的15%!
相比起來,東方國家相對重視「隔離檢疫」,國民多願意戴口罩及注意日常的個人衛生,集體防疫意識較強,感染率及死亡人數都相對低。舉例說,中國大陸的死亡人數至今只有4,636人,染病人數亦只有98,080人。此外,中國大陸的死亡個案都集中在疫情爆發的初期,主要在當時失控的武漢,若排除相關案例,死亡率亦同樣會偏低。
由此可見,要「抗疫」成功,最重要的還是要做好「關口管制」、「隔離與圍封檢疫」及「病毒追蹤」。中國大陸就是把這防疫基礎做好,才會早早實現「動態清零」,並一次又一次的把疫情壓下去。內地做到「動態清零」後,於本年度6月起才開始「谷針」,不僅在「接種劑量」超過了全世界,接種率亦已超過76.3%,遠勝西方諸國,也比香港為高。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大家普遍相信接種疫苗至少可以降低重症率及死亡率,但至今我們還沒有絕對可靠的數據支持這個講法。無論如何,根據袁國勇的說法,就算接種疫苗可以把死亡率由1至2%,壓至0.1%至0.2%,這又是否代表我們可以毫無顧忌的重開關口呢?
大家不妨想想,全港有739萬人,就算死亡率只得0.2%,若重開關口以至全民染病,我們還可能會有1.48萬巿民因疫情而亡。暫時來說,港府奉行內地以「隔離檢疫」為主的防疫措施,雖然做得不到位,但至今才有213名市民不幸身故。另一邊廂,如果港府果真在完成100%疫苗接種後「門戶大開」,尚會有超過1萬名市民死去。
所謂人命無價,我們絕不能僅因死亡率偏低便掉以輕心,只要傳播率夠高而造成大規模感染,一樣可以對香港社會及小市民造成嚴重的威脅。
最後,100%接種率及「疫苗護照」當然是好提議,但我們亦應該做好「關口檢疫」、「隔離與圍封檢測」及「病毒追蹤」等等的範疇。在港府處理好「關口防疫」的漏洞後,便要同時改善「指定酒店隔離」的措施。最終,港府還要實行有真正追蹤功能及實名登記的「安心出行」,才可有條件追蹤病毒,從而真正做到「動態清零」。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