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幼珉:還是應打疫苗和戴口罩
與內地復常通關和放寬境外旅客入境限制後,香港的新冠疫情並沒有反彈,近日還出現緩和趨勢。疫情最壞的時候顯然已經過去,但仍難以估計會不會出現新變種病毒及其對公眾健康的傷害。
恢復與內地和境外人員往來、以及放寬某些防疫措施有利本地經濟復甦;在條件許可情況下,當然是愈早恢復愈好。但新冠疫情依然存在,香港這幾天每日都錄得個位數字因染疫死亡的病例,還是令人心有餘悸。
一系列防控措施放寬後,港府表示會適時考慮取消為市民免費接種疫苗和取消口罩令;而這決定應慎之又慎。
取消免費接種疫苗必然推低接種率
香港已取消為非居民免費接種疫苗,卻仍應為全體居民,不論是否屬於高危人群,免費接種疫苗,維持絕大多數本地人口的免疫水平。若由市民自行決定付費接種疫苗,接種率必然大幅下降。估計在當前情況下,會顯著增加本地重症和死亡病例,政府和市民醫療開支會增加,社會需要付出的成本可能高於向市民免費接種疫苗的支出。政府作出決定前,可根據合理假設,通過模型計算,幫助決策。
筆者認為,若把新冠病毒視為傳染力較強的風土病,而染疫後死亡率又遠高於感冒,取消為市民免費接種疫苗並不合理。但如果病毒株進一步變種,病毒量下降,或其他原因,讓前述假設不在成立的話,當然也可以有別的選擇。
乘搭公共交通工具還是應戴口罩
筆者過去有感冒照樣上班;教書時候學校給每位老師每年發一盒口罩,我不知道口罩有些甚麼用處,以為那是商家在大學校園推銷商品。而新冠疫情對本地社會最大的改變則是讓大眾知道戴口罩和採取個人防疫措施的重要性,筆者也改變了過去的認知。
隨着疫情舒緩,特別到了夏天,新冠病毒傳播速度減緩,屆時配戴口罩並不舒適。可以預期港府會進一步放寬配戴口罩的規定,但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或到電影院看電影等在封閉和有冷氣場所內活動,佩戴口罩依然是利己利人。
媒體經常報道香港或其他高染疫比例的地方,筆者和我的幾位姐姐及多數的子女至今都沒有感染過。令我懷疑報道的可靠性,也意識到從未確診過的市民,免疫依賴社會有效的防疫措施。不覺得香港和內地疫情會大幅反彈;現在有人不想打針,也不願意戴口罩,我卻覺得安全是最大的舒適,防控措施只能逐步鬆綁。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