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慶成:香港選舉兩種「效應」
香港再過一個多月就會舉行新一屆立法會選舉,可當地的選舉氣氛至今仍然相當冷清,近日走在街上很少看到有競選的宣傳活動,也沒有甚麼人討論選情。和民主派陣營的一些朋友聊起,他們都說在新的選舉制度下,今年的立法會選舉「沒有競爭」,所以一點投票的意願也沒有。
朋友們的說法,馬上讓我想起1631年一個賣馬的英國商人霍布森的故事。當年,霍布森在馬圈中養了許多類型的馬匹,他豪邁地跟買家說:你想買甚麼馬都可以,價錢一樣,隨便挑隨便選。但問題是,馬圈的出入口非常低矮,能牽出去的都是瘦小的馬,那些高壯的馬根本出不去。
結果買家們在馬圈裏面兜兜轉轉,在眾多馬匹裏挑到了最好的馬,自以為做了最好的選擇,但其實從一開始,他所做的「選擇」只不過是一種假選擇而已。
對不少香港泛民支持者來說,今年的立法會選舉就是上述「霍布森選擇效應」(Hobson Choice Effect)的翻版。表面上看,港人在本次選舉中仍然有不同的參選人選擇,但實際上想選舉的人必須要經過審查才可以參加選舉,真正「入閘」的幾乎都是建制派人士,民主派選民基本上是別無選擇。
姑且不說泛民朋友認為本屆立法會選舉是「假開明」選舉的看法是對還是錯,既然香港實施新的選舉制度已成事實,現在還在不斷地糾纏討論這場選舉的民主程度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反而一個值得關注的看點,是北京當局在這次立法會選舉中採取了「鲶魚效應」策略,以應對「霍布森選擇效應」衍生而來的「清一色」弊端。
其具體做法是:當局大力協調和鼓勵建制派陣營不同人士出馬參選,以挑選出最好的立法會議員。結果在選舉提名期結束後,當局一共接獲154份提名表格,所有的90個議席都出現競爭。當中在佔30席的功能組別,就有68人爭奪30席,是香港九七回歸以來首次在功能界別無人自動當選,競爭十分激烈。
以一向屬於泛民主派囊中物的法律界別為例;在以往,建制派陣營只能派出一個代表和泛民候選人對決,很多人想參選也無法入場。今年就不一樣,有兩名建制派人士競逐席位,分別是前香律師會會長林新強和香港法學交流基金會秘書長陳曉鋒。
表面上來看,林新強是資深的律師,業界經驗豐富。而陳曉鋒只是法律界的新丁,勝算並不高。但熟悉情況的人卻不是這麼看。
眾所周知,對律師來說,時間就是金錢,每分每秒都是非常寶貴。香港法庭記者採訪法庭新聞時,最大苦惱是難以採訪到律師。陳曉鋒在這方面可以說是「傳媒好友」,每次都有問必答,還主動幫助記者檢索法例條文。他在法律界也是十分熱心服務業界人士,若最終能爆冷勝出並不出奇。
至於功能界別之下的教育組別議席長期由教協壟斷,今年也迎來了首次沒有教協的選舉,出現五名建制派教育界人士爭奪一席的局面,分別為津貼中學議會前主席林日豐、香港教聯會副主席朱國強、特殊學校林泳施、小學校長文詩詠、香港幼稚園教育專業交流協會丁健華。
環顧五人的簡歷,前面四人都是現任或者退休校長,林日豐甚至是教育局的顧問,可說是建制派教育界的保守勢力。反而丁健華是異類,他從事幼稚園教育,但又做過區議員。我剛好有朋友認識他,形容他很熱心地區工作,無論大小事也跟進,基本上沒有休息時間。
我也見識了丁健華作為「鲶魚」的厲害。有一位朋友向我投訴某家幼稚園倒閉後,許多家長為子女退學後未獲全額贖回債券。我於是轉介給丁健華,他二話不說,立即打電話跟進。這個小細節可以明顯感受到做過區議員的人還是比較「接地氣」。
不諱言地說,在舊的選舉制度下,像陳曉鋒和丁健華這些建制派的二線人物,幾乎沒有可能入閘參選立法會。能夠參選功能組別的建制派人士,要麼是有背景的商二代,要麼就是某些財團代言人。這些人自恃穩操勝券,或者因為太過熟悉議會工作而產生怠惰,在議會裏一事無成,令港人對北京更加反感。
北京這次鼓勵建制派不同的新面孔角逐立法會議席,對現有建制派勢力的督促之意可謂呼之欲出。在沙丁魚群中,做實事的「鲶魚」不斷地四處遊動,沙丁魚等舊有建制派勢力的人士深怕被這個外來的掠食者吃掉,自然就會產生危機意識,努力衝刺,最後倖存地可以存活下來,不然就會被淘汱出局。
客觀而言,北京這個做法無疑提高了今年立法會選舉的可看性,有助提高投票率。但說到底,大部分選民最看重的還是參選人為民辦實事的能力。建制派立法會參選人在未來一個月一定要提出更貼近民意的政綱,說服港人今年參選的馬雖然都是瘦馬,但能力一點也不比泛民那些壯馬差,只有這樣才能爭取到更多選民的支持。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