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詠紅:民主峰會該團結還是分化世界?
美國拜登總統號召多時的首屆民主峰會快要登場了。美國國務院上星期二(23日)終於公布了包含110個受邀出席者的龐大名單,佔了聯合國成員的半數以上。
台灣也受邀出席,但美國沒有具體指明台灣是國家還是地區,出席的也並非總統蔡英文,而是行政院數碼政務委員唐鳳和駐美代表蕭美琴,此舉顯然是為了避免過於觸怒北京,這很可能就是北京與華盛頓幕後談判的結果。另一方面,中國、俄羅斯不出所料,不在受邀之列。
在就職一年內舉行全球民主峰會,這是拜登角逐總統時就做的承諾,目標是「更新自由世界國家的精神和共同使命」,制定共同議程回應對共同價值理念的威脅。
重塑美國的民主,乘着民主理念強勢回歸、重振美國的全球領導者地位,從一開始就是拜登外交政策的核心。不過,他的民主峰會構想也充滿爭議,尤其在今年1月國會山爆發騷亂更是如此。
去年12月與今年初,美國《外交事務》雜誌上就刊出當地學者文章,主張美國應先「治好自身的病」,先來一場自家的「民主峰會」,召集國內跨黨派議會領袖和州長一道重申對美國民主的承諾,推進投票權制度改革。
至今,西方世界的觀察者對民主峰會依然心情複雜,一方面形容民主主題「可敬但抽象」,同時擔憂最終可能只是聚集眾人說了些空話,什麼具體事也幹不了。連非政府組織和民主活動人士更抱怨自己被邊緣化,「自由之家」主席阿布拉莫維茨(Mike Abramowitz)本周撰文,指民主峰會不該只淪為「大合影」。
拜登是在今年8月宣布將於12月9日和10日舉行民主視訊峰會,一年後再舉行實體峰會,並定下反專制、反腐敗和維護人權這三大主題。這場以意識形態和價值劃界的峰會要怎麼進行,可能達到什麼目的?
可以推想出幾種可能。其一就是如「自由之家」所批評的,大家來一次大合照,有台灣評論譏諷為「大拜拜」,展示美國治下的全球團結,向不受邀的「專制國家」示威。
其次就是如議程所宣稱的,搭建平台討論民主在各國∕地區與國際上遇到的挑戰,提出修補民主制度裂痕的建議。綜合美國與歐洲媒體消息,受邀出席者將在「反專制、反腐敗、維護人權」三大主題下,各自發言幾分鐘。出席者被告知先反思在反專制、反腐敗、維護人權方面的不足,並在峰會上承諾改善,在明年12月的峰會中彙報這一年的行動進展與成果。簡言之,就是讓充分民主化與較不民主的國家各自做出承諾,接受檢驗。
這個畫面聽起來理想主義到近乎不真實,讓人聯想到中共的「自我批評」,再加「承諾改進」。問題是,這些國家若自身有改善民主人權問題的動力與條件,也不需要一個民主峰會來監督。美國是否會投入大量資源來支持各出席者的議程,還有待觀察。
第三種可能,則是表現美國的地緣政治利益。最近兩天已有不少評論分析,誰受邀出席,其標準既不是根據西方主要機構(如自由之家)的民主排行,挑選方式也不透明。110個受邀出席者中有西方標準下民主水平不高的巴基斯坦、烏克蘭,也包括民主或言論自由被評為倒退的國家:巴西、印度、菲律賓和波蘭。這些國家能受邀,顯而易見,美國自身的戰略利益是其中重要考慮。
最終,民主峰會能否改進全球民主治理還未可知,卻已將世界劃出「民主」與「專制」壁壘。它會帶來損害世界的互信與合作的消極效應。
再者「民主」對壘「專制」;「我們」對壘「你們」的簡單二分法,與當今世界複雜、相互依存的現實已格格不入。毋庸諱言,世界多國依然渴望美國發揮大國的領導作用,但是美國重返世界,世界格局已不同,更多國家已不願在美國與中國之間選邊。而美國維護人權形象,在美軍撤離阿富汗之後,確實又再次受到損傷。美國在此時召開民主峰會,也許也不是為提振其國際地位,而是為了拜登政府的國內形象服務。
當然,民主峰會至少發揮一個作用,就是公開確認民主的價值。在拜登民主峰會的間接壓力中,中國也得高調宣傳「全過程人民民主」與其抗衡。但中國的「全過程人民民主」中,民主的測量標準、人民意志能否表達等,仍需要科學驗證。
當今世上,民主是公認有益的政治過程,但當民主成為任人解釋的空泛概念,或淪為地緣政治較量的工具,民主的概念就會空洞化。如果美國在12月主辦的是「民主與包容」峰會,讓所有自我標榜為「民主」的對象與會,來一場「民主標準大辯論」,共商怎麼推進民主,會不會更有益些?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