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濤:教青政策離地 怎能叫青年勤勞 ?
教育局日前公布試行版《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不僅着重「愛國愛港」及「守法」教育,亦加入「勤勞」為首要培育的價值觀和態度。教育局局長表示,留意近期「躺平主義」在年輕人群中發展起來,情況令人憂慮,擔心這種消極的人生心態,容易令人萎靡不振,長遠會窒礙社會進步。
觀乎教育局局長和部份教育工作者的言論,筆者只能說,他們對於現今年輕人認知有限,對社會現況,以至包括年輕人在內的部份市民對社會現狀的不滿,缺乏一定的認識,因而出現「離地」思維和言論。
本來,大部份香港年輕人都不會選擇「躺平」,社會文化是鼓勵年輕人向上,這也是香港在上世紀80、90年代,在經濟、文化、社會發展方面,出現非常繁榮的局面,不但令香港可以順利回歸祖國,也為香港發展奠下深厚的基礎。
只是近年來經濟、社會環境,將年輕人奮發上進的心態改變過來。經濟方面,雖然香港在新冠肺炎疫情前,經濟發展不錯,但是,財富只集中於少數人身上,例如地產商、大集團、擁有物業的人士,中產以至基層市民得益甚少,在疫情下他們的生活更百上加斤。年輕人在目前經濟環境和制度下,即使辛勤工作也得不到合理回報,例如最近速遞外賣員與平台的糾紛。在這種環境下,難免令青年人甚至中年人對前景感到沮喪,倒不如選擇放棄積極人生,消極地度日便算。
社會方面,以往青年人可以有很多向上流的機會,這無形中鼓勵年輕人勤奮。但是,現今階級流動性變得固化,無論是社會團體,以至政黨或政府架構,都是由「富二代」或與富豪有密切關係的「年青代理人」佔據,平民百姓向上流已很困難,沒有人脈的年輕人處境更困難。愈來愈多年輕人認為,樓價高至無法負擔,社會不給他們機會、政治發言權被壟斷,既然辛勤沒有合理回報,不能向上流,倒不如選擇「躺平」。
在內地,「躺平主義」流行的背景,基本上跟香港相當類似。國家雖然極力反對這種風氣盛行,除了監管言論外,也設法改善年輕人的生活環境,令青年人對國家和自身未來發展,再次恢復信心,例如:加強監管資本,反對經濟壟斷;壓抑樓價,提出「房住不炒」,減輕人民的住屋壓力;加強監管互聯網平台,確保工人得到合理的回報和工作環境。黨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倡的「共同富裕」政策,正正就是針對包括年輕人在內中層、基層人民的處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達致美好生活。
要令香港年輕人不選擇「躺平」,或不選擇以至反對違法暴力的反社會行為,單靠教育局的一紙文件,根本沒甚麼作用。政府應參考國家的做法,在經濟、社會多方面,令年輕人覺得勤勞會獲得回報,自然地,他們就會奮發向上了。
政府必須在短期內,想方設法加快公營房屋興建,加快收回新界鄉郊地和棕地,同時壓抑樓價,減低住宅租金,重推租務管制。只有這樣,市民才可以有適切的居所,生活質素得到提升,年輕人自己會覺得美好生活在望,當然不會「躺平」。
另外,政府需要加強打撃壟斷,壓抑大財團資本,鼓勵財團進行更多社會發展和公益項目,以及創科項目,並着重向年輕人提供工作、創業機會。
未來北部都會區建設,除興建大量住宅外,也應該興建創科園地和人才公寓,除面向世界各地人才包括「海歸」外,也應包括本地年輕才俊,令他們在創業、就業、居住上,得到大大的改善。這將會吸引年輕人積極投身創科,積極發展事業。
教育方面,要摒棄說教式教導,多從實習、活動教學方面,加上政府創造照顧青年,鼓勵青年向上的氣氛,令年輕人不選擇、不支持「躺平」、「違法暴力」等消極和不合法的行為,變成充滿陽光氣息,奮發上進的青年。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