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以史為鑒,治港者要直面並化解低投票率背後的對抗情緒

2021-12-23
路易
香港媒體主筆協會會員
 
AAA

 C.jpg
2021立法會選舉落下帷幕,萬眾矚目的投票率終於公布。30.2%,在選前各路預測中屬樂觀結果。
筆者在上一篇評論文章中準確預測了這個結果,但卻心情憂慮。因為計算是在2019年區議會選舉雙方硬橋硬馬的狀態下,假設泛民支持者都不投票的基礎上做的。這就說明選舉又成了一次對抗,社會事實上延續了2019年的對立情緒。
香港政治格局長期四六開,有歷史和意識形態的複雜原因。選舉改革後,硬核的泛民支持者不投票是完全可預計的。其心理邏輯鏈條為:北京全面控制,民主名存實亡。這些人立場為先,政治為先,只能通過時間和新格局下政治帶來的成果來說服,寄望於他們改變思維模式。
四六開如再細分,六中有二可數中間派,其群像為較務實,不抗拒北京。然而這次遺憾的是,這20%的人也未出來投票,證明他們對政府不信任,對現狀不滿意,對前景不看好。雖然北京的強力措施把局勢穩住了,但社會尚無實質改變。另外,選舉中也沒有他們鍾意的候選人,在政府表現出迫切的想以高投票率為新選制背書的狀態下,這一群人產生消極心理和逆反心理也不難理解。這也需要未來的「優質政治」來化解。
其實長久以來,香港發展停滯,無新經濟增長點,貧富差距拉大,民眾生活質素降低,房屋問題嚴重,社會福利低下,自由資本主義的弊端接連顯現。政府無為,社會不公,政治對抗,使得推倒重來的思潮翻湧。不管有沒有這次選舉,這些問題都顯而易見,投票率低只是又一次提醒而已。既然下決心忍陣痛改革選舉制度,以政制自由換社會穩定,那就要權責相應,直接面對這種對抗情緒,大改革,大發展,修復土壤,解決問題。
所以不管是當選議員還是特區政府,都要有緊迫感,要真正的做事,脫離傳統政客善做表面功夫、政治利益為先的毛病,把市民面對的問題真正擺在第一位,真正提出並推行解決方案。不只針對支持自己的市民,也包括不支持自己的市民。要將自己的形象從「堅決支持,強烈反對,成功爭取」,改變為問題解決者。不僅是口講讓香港變好,要讓市民真正感到香港變好。
香港不是沒有過社會撕裂的歷史,六七運動期間左翼陣營與港英政府強硬對抗,造成51人死亡,最終以港英政府平亂結束。為平息事件,港英政府用強硬手段鎮暴,拘捕了一批左派人士,查封左派報館,並在後續於社會各機構排擠、邊緣化左派。社會表面穩定,實則暗藏對抗情緒。
然而,港英政府在平亂後研究了運動成因,調整了錯誤的管治策略。他們壓制了左派但解決了左派提出的幾乎所有問題。1968年修改勞工法例,大幅加強對勞工的保障。同年成立民政處,加強與市民的溝通。同期一系列公益組織如鄰舍輔導會和公益金紛紛成立,很多針對青年的活動開始舉辦。
1970年代,港英政府更推出了包括十年建屋計劃、開發新市鎮、九年免費教育、十年醫療發展策略、創立廉政公署、設立郊野公園與興建地鐵等政策,深得民心。各項社會福利開支大幅提升。以至於後來參與過六七運動的人士都支持政府的做法。
可以說香港當年由亂轉治,經濟騰飛社會繁榮民氣昂揚,六七後的這一系列政策功不可沒,影響深遠。而且不僅香港走上正軌,港英政府在社會中的形象也迅速提升,在與中方的人心戰中搶到優勢。
雖時代背景不同,但2019應向1967借鑒。當年也是極端的對抗政治,也是強硬平亂,也是壓制一派政治勢力,對抗有明轉暗。事實證明,只要問題找准,政策得當,完全可以轉危為機。怕就怕治港者有了國安法,局面受控了就認為社會就沒有問題了。有了選舉改革,泛民陣營出局了就認為政局穩定了。
寫這些是因近期有輿論講投票率低不反映社會有問題,不必妄自菲薄;香港已經重回正軌;投票率低反而代表社會氛圍健康不對立等等。筆者希望這只是「場面話」,如果認真了那就是比鴕鳥還要鴕鳥。
香港處於大亂的終點,但並不理所當然的站在大治的起點。想要由亂及治,由治及興,需要大量的工作,需要大刀闊斧的改革。殖民政府雖身份不正義,但其留下的歷史經驗值得借鑒。治港者不應沉浸在掌控局面的舒適感中,要直接面對低投票率背後的對抗情緒,抓緊時間解決社會問題。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立法會2023年會期至今通過的24項政府法案,有三分之二在表決時,在席參與表決議員人數未到法定要求的一半,甚至有法案表決時只得11人在席。儘管無礙法案的法定效力,但八十多名議員,竟有接近六十人不在席,媒體稱之「小猫三幾隻」顯非浮誇,亦非苛責。

    沙千山  2023-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