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民建聯能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一大黨嗎?
新一屆立法會選舉中,民建聯取得19席,蟬聯立法會第一大黨。黨主席李慧琼日前在一個電視節目中,多次被問及如何能夠爭取得到更廣泛市民的支持時,並沒有作出直接的回應,只強調他們必然是自己支持者的代議士,但每項公共政策的決策過程,將考慮香港整體利益。如何讓建制派政黨取得突破,在佔有立法會最多議席,佔用立法會最多資源的同時,讓自己成為得到市民廣泛支持的政黨,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一大黨,這將是對民建聯的考驗。
新選制下的首次立法會換屆選舉,在地區選舉中,共有135萬選民投票,投票率為30.2%,民建聯成為最大的贏家,在十個選區派出的候選人都勝出,其中李慧琼、周浩鼎成為得票最多的候選人。
有人分析選舉得票數字指出,建制派今年所得的總票數,與2019年區選所得票的總票數相差不大,僅略多於當年區選的總得票。這反映出建制派的社會支持度並沒有發生大的變化,但在今年的選舉中,卻贏得了地區選舉的全部議席。
這就會引起一些疑問,建制派主導了整個立法會,到底能否真實地代表地區的主要民意?延伸的問題是,政治爭拗雖然有很大機會在立法會內消失,但又是否能夠真正地在社會上消失呢?如果社會仍然存在高度抗爭的情緒,又能否達至良政善治呢?這些無疑是令人擔心的問題。
立法會作為民意代表機構,代表市民參與特區的管治,它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要疏導民怨,要將民意轉化為政府的政策,將市民的不滿情緒、負面的情緒,轉化為積極和正面的建設力量,要能夠凝聚民心。換句話說,就是要有能力疏導社會上仍然存在的對抗情緒,將其轉變為有利於社會發展的正向力量。
過去的立法會,反對派利用了社會存在的不滿情緒,並透過立法會將其放大,更進一步煽動起更大的不滿,為其特殊的政治目的服務。新一屆立法會,反中亂港分子被排除在外,但社會上對政府施政,對香港特區的管治水平,感到不滿意的情緒,並沒有隨之而消失,如果新一屆立法會無法疏導這些情緒,而反中亂港勢力仍然在社會上煽風點火的話,那麼社會仍然將處處存在火藥桶,稍有不慎,就會引發重大的社會問題。
因此,擺在新一屆立法會面前的其中一項重大的考驗,就是如何能突自身的不足,取得絕大多數市民的信任,真正成為具有化解社會矛盾,疏解社會怨氣功能的議會,發揮民意機構應有的作用。
民建聯作為立法會內的實力最強的政黨,佔有了議會的大部分資源,絕沒有只服務自己支持者,只充當自己支持者的代議士的理由,而應該打破過去的局限,利用好立法會的資源,使自己成為能夠代表社會最廣泛民意的政黨,成為名實相符的第一大黨。
新的選舉制度是要保障絕大多數市民的民主權力的制度,新選制是否能夠取得成功,並不僅限於一次選舉的成功,選舉之後產生的立法會的表現,同樣至關重要,而其中一項考核新一屆立法會的要素,就是要看立法會能否積極地團結社會大多數,疏導社會矛盾,化解社會怨氣,凝聚社會力量。這裏面政黨的作用尤其重要,而第一大黨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