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卓立:是「獅子山精神」還是「獅子山下精神」?

2022-02-23
張卓立
自由身媒體及戲劇工作者
 
AAA

 23.jpg

近日疫情呈幾何式噴發,網上有許多文章鼓勵人們發揮互助守望的力量,發揮「獅子山精神」或者「獅子山下精神」。那麼究竟是「獅子山」還是「獅子山下」精神才準確呢?

相信許多人都知道,「獅子山精神」或者「獅子山下精神」是源自於香港電台電視劇《獅子山下》。最早期的《獅子山下》是講述住在獅子山山腳下橫頭磡邨姓高的一家人和他們鄰里坊眾的生活,父親當「寫信佬」(往日普羅大眾識字不多,故此要找專人代筆寫書信和填寫政府表格),兒子當記者,女兒在工廠當文職。一家六口住在兩個相鄰單位,每個單位才60多平方呎,沒有洗手間,要燒菜就要到外面通道。

到了這裏,有一點要澄清,有個別文章描述《獅子山下》劇情要灌輸人們不怨天不怨地,這個是不對的。事實上,這家姓高的也是基層市民,生活算不上豐足,偶然也還上大大小小的艱困,難免對周邊環境和事物有些控訴。

但重要的,是他們和橫頭磡邨的鄰里坦誠相對,互相濟助,共渡難關。例如遇上罪案,街坊們會陪受害人報案,之後互助委員還會組織每戶派人輪流在晚上值班巡邏;遇上制水,年輕人會替長者到街喉取水;小孩作業上遇困難,年長一點的哥哥姐姐會抽空義務解答。這就是主題曲「同舟人,誓相隨」「拋棄區分求共對」的主旨意義。

所以,所謂「獅子山精神」或者「獅子山下精神」,主角是《獅子山下》劇集中,這群居住在獅子山山腳下的人,他們守望相助、努力奮鬥的精神,而不是獅子山本身。其實稱「獅子山精神」也好,「獅子山下精神」也好,都是一個稱呼,沒有所謂,重點是大家要了解到當中的典故。

今天香港社會的物質條件,其實已經比當年《獅子山下》裏的高家改善很多,但問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疏離,不同社會階層、持份者欠溝通,大家欠缺默契,長時間下去導致的情況,就是人們縱然有滿腔熱誠,想伸手助人卻無從入手;那些需要別人幫助的人,不敢將自己難處和需要宣之於口,卻又埋怨其他人冷眼旁觀。到頭來大家有心卻無力,回歸到各自埋頭苦幹的原點,發揮不到團結力量。

第五波疫情為香港帶來史無前例的衝擊,雖然社會發出了許多正面聲音,要大家齊心有效地抗疫,內地的支援已就位,社會各界也各有奉獻,不過如果資源充分但出現「擠兌」現象,這樣是不值得的。當中關節點是改善溝通,建立默契。不同社會持份者要一改以往看待彼此的態度,暢順溝通協作,早日遏止疫情,這才算得上是發揚獅子山下人人同舟共濟誓相隨的精神,長遠地為香港未來發展帶來好處。

作者電郵: cheung_cheuk_lap@hotmail.com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