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卓立:「樂悠咭」揭開「長者」定義新一頁?
約60萬名60至64歲市民2月27日起可以使用「樂悠咭」享受2元乘車優惠,翻開香港社會福利新篇章。政府特設「樂悠咭」而不直接把長者八達通直接覆蓋到60至65歲人士,既有機制上考慮,也鼓勵社會更新對年長人士的印象。
隨着整體人口健康水平提升,大家愈來愈長壽。如果大家的壽命一般能超越百歲,那麼60歲也只是壯年而已。
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香港65歲及以上的勞動人口有超過17萬。有些人或會埋怨,年紀大還要工作實在太勞碌。不過,我們還要顧及群在職長者本身的工作崗位和工作量,也要了解他們享不享受工作、體力魄力如何,不能單憑數字表面魯莽判斷。
有人說:「青春不在年紀,只在心境。」60至70歲的市民,有許多還是活力充沛,他們大都擁有豐富的社會工作經驗以及人生閱歷,有不少更是機構的顧問和新入職員工導師。所以,我們對「長者」的定義,應該隨社會情況而有所調整。對於年紀稍長的在職人士,如冠以「長者」之名,確實與社會趨勢不符,如果用「耳順」、「古稀」等詞語形容,更加是不合時宜。
美國電影《見習無限耆》探討到高齡就業人士在職場受到的歧見,讓人深思。高齡就業人士,有許多都參與持續進修,現今在本地大專院校就讀的中年學生比比皆是;教育水平普遍提高下,持高學歷的年長人士也不在少數。如果職場普遍存在「老就是不能做事」這種觀念,這就與教育發展背道而馳。
那麼大眾該怎樣稱呼60歲至70歲的人士呢?相比「長者咭」,政府發出「樂悠咭」,本身也沒有對領取的人士作一個稱呼,所以最好還是稱為「先生」、「女士」,與其他年紀的人平起平坐,不設界限,才是切合時代趨勢。
更重要的是,新觀念可破除往日職場對年長求職者的抗拒,達致人盡其才的效果。
作者電郵: cheung_cheuk_lap@hotmail.com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