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瑜:以「方艙醫院」思維解決居住問題
過去一兩個月,抗疫幾乎成為香港唯一的話題,其他話題都無人問津。但隨着疫情高峰漸過,港大模型推算已經超過一半人染疫,大家的關注度有所下降。我認為一次雷霆萬鈞的抗疫運動,背後還是有不少值得總結的經驗教訓,其中一點,是只要敢打破常規,其實甚麼核心矛盾都可以迎刃而解。
中央援建香港一共九個項目的「方艙醫院」(或稱之為社區隔離設施),僅僅一個星期已經有第一個項目交付使用,短短兩個月內就會將全部幾萬個床位落實。第一這不是小數目。第二,原來香港有這麼多土地可用。甚麼河套區、港珠澳大橋人工島,都是可用之地。
反觀由特區政府推進的過渡性房屋項目,就慢如蝸牛。2019年《施政報告》提出在未來三年提供合共1萬個過渡性房屋單位的目標,到了2020年,特首將目標加碼至1.5萬個。但根據傳媒報道,到了去年10月底,已落成的過渡性房屋也只有1300多個。運房局局長陳帆當時說,現在1.5萬個都已經覓得土地,當中4000個明年落成,有1萬個預計2023年落成。
大家應該偶爾也會聽到一些過渡性房屋項目落實,多則數百,少則只有幾十個單位,然後又要那些輪候公屋的市民去申請、抽籤一輪。區區幾十個單位都拿出來做新聞,實在令人汗顏。
其實過渡性房屋有多種,有些是舊的單位翻新,有些也是貨櫃屋、組合屋。內地援建的「方艙醫院」,也是貨櫃屋。內地示範給我們看了,其實這些單位,建設起來可以非常快,一兩個星期就可以做完數千的單位。那些貨櫃都是在工廠做好,直接運輸去土地裝配、裝修。河套的應急醫院甚至還要平整土地,也是一個月左右光景就可以做完。
程序繁瑣加既得利益阻礙
當然,過渡性房屋和「方艙醫院」用途不同,配備的設施也不同,會有差別。但兩者都是住人的,都有床鋪、水電,都有蓋遮頭。過渡性房屋內部裝修配置要好一點,但絕對不是拖沓數年的理由。香港這些項目推進慢,一方面還是程序繁瑣,政府自己不做,交由一些社區組織去做;另一方面是香港沒有善用內地的建造力量,還是要靠香港有限的建造業工人慢慢去磨。
試想想,如果香港要解決房屋問題,是像抗疫一樣十萬火急,可以打破一切常規。可以直接找內地的工程隊來直接施工,當然那必須要付費,香港的住屋問題,可能兩個月就解決了。又再想想,現在這麼多的社區隔離設施,在疫情之後,倒不如用來消毒後重新裝修,全部改裝成過渡性房屋。反正已經有床、有洗手間、有水電配套,連空調都安裝好了,條件比很多劏房都要好得多,住劏房不如住隔離營。如果真的如此,一下子可以住十萬八萬人,香港的私樓租務市場會如何崩潰?恐怕這才是特區政府和一眾既得利益者,解決居住問題總是快不起來的真正原因吧。辦法不是沒有,可一觸及核心,又無解了。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