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粉嶺高球場建公屋能否堅持 考驗政府解民憂難意志
新一屆政府上任一個月,土地房屋問題仍是最受市民關注的焦點問題,市民翹首以盼,希望新一屆政府能推出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拓展更多土地,興建更多房屋,以解「住屋難」問題,落實行政長官李家超提出的「提速、提量、提效」目標。然而,拓展土地方案尚未有眉目,拓展土地、興建房屋未有寸進,卻又出現一陣風,要推翻上屆政府幾經艱難,已落實了的興建公屋方案。能否頂住這陣阻止建公屋的逆風,是政府能否取信於民的一次考驗。
上屆政府經過廣泛的社會討論,決定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32公頃土地,城市規劃委員會公布的粉嶺及上水擴展區分區計劃大綱草圖中,將該區最北端約9.54公頃土地,劃為住宅地帶,主要用於興建公屋,並附設社區及社會福利設施。大約可建1.2萬個公屋單位,容納超過3.3萬居民。餘下位於南部約21.65公頃土地,將劃為「保育暨康樂」地帶,以用作保育現有的天然景觀和生態特色。
不過,近期卻突然又刮起一陣意圖阻止這一建屋規劃的逆風,推出多方面的理由,要求中止這項建公屋計劃。他們提出的理由包括,政府已推出「北部都會區」計劃,可以發展北部邊境區的大片未開發土地,以及現有的廢棄農田、漁塘,有大量土地可用,不必急於開發粉嶺高爾夫球場。
但是,這一理據明顯是沒有說服力的,「北都」計劃直至目前,也只是一個概念,沒有完整的方案,哪些土地可用,仍需經過一段漫長的時間去研究論證,要等到北部規劃完成才建興公屋,必然要再拖上幾年,甚至十多二十年時間。以發展「北都」為由,推翻已落實的興建公屋方案,這等於是畫一個大餅,卻要拿走窮人口中僅有的食物,這不是很荒謬嗎?
又有人說,政府欲收回的粉嶺高球場的部分,具有生態價值,不宜興建公屋。事實上,城規會的方案,是經過專家論證,最終將收回的32公頃中的大部分,用於保育,只用其中生態價值低的9公頃用於建公屋,已經是科學合理的方案。高球會如果不認同這一方案,是否願意拿出球場其餘土地,置換這塊9公頃土地,用於興建更多的公屋?
還有一些地區人士,以興建公屋增加人口會導致交通堵塞為由,提出反對。這同樣是十分荒謬的理由。如果這樣的理由也可以成立,那麼沒有任何一塊土地可以用於興建公屋。人口增加,交通需求上升,政府要做的是拓闊道路,完善交通,而非推倒整個計劃。粉嶺高球場周邊,多為鄉郊地區,在向都會區發展的過程中,正需要大力發展交通基建,興建公屋,可以推動交通基建建設,對地區發展是有正面的促進作用,地區人士應支持,而不是推翻。
現時公屋供應遠遠落後於需求,平均輪候時間已超過6.1年,有20多萬市民居住在劏房、籠屋等不適切住房,急於入住公屋。政府既已經過長時間討論,並已作出興建1.2萬公屋的決定,又豈能輕易變掛?如果連這一項目也可以輕易推翻,無異於煮熟的鴨子也能飛走,政府又如何取信於民?
香港「住屋難」之所以難以解決,並不是香港沒有土地,而是土地發展涉及巨大利益,背後有錯縱複雜的利益關係,令政府拓展土地,步步艱難。因而,上屆政府曾一度不想發展新界地區的大片土地,改為推出「明日大嶼」計劃,填海造地,以減少阻力。但事實上,填海造地同樣存在許多問題,同樣引發無休無止的爭議,同樣也是寸步難行。因而,解決「住屋難」問題,關鍵仍在於政府的決心和意志,能否突破利益集團的糾纏,下定決心為民解困。
收回粉嶺高球場小部分土地用於興建公屋,上屆政府已有定案,可以及時動工,快速緩解「住屋難」問題。近期再起逆風,主要來自球會及一小部分有利益關係的人士,富裕階層想要打高爾夫球,可以有很多選擇,大灣區有多個球場,還可以到全世界各地的球場去耍樂,但基層市民如果沒有公屋,卻只能居住在劏房、籠屋,過着悽慘的生活,政府難道要延續這樣的現況嗎?
國家主席習近平要求新一屆特區政府要「切實排解民生憂難」,指出「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樂者,同天下之憂。」政府應將改善貧苦大眾生活為己任,富裕階層也須有社會責任,要能與全港市民同憂患。這次粉嶺高球場一小部分土地用於興建公屋的方案,能否繼續下去,是對新一屆政府是否真心為民,是否有堅定意志,為基層市民排解憂難的一次考驗。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