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觀察:在貿發局上海的日子(五)
「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
這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在上海的順口溜,充分體現出當時上海人的心態與浦東的落後。由於我職務上的關係,嘴巴上當然要一直大力鼓吹浦東發展,將會如何如何的好。可是,心底裏,面對着浦東當下的一片荒涼,抬頭聆聽到浦東新區展館講解員自吹:「我們上海浦東新區的陸家嘴,將會是中國的「曼克頓」(Manhattan)」,心中確實有點疑惑。
吾等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好難有大國思維,舉國之力的體會。香港彈丸之地,非常難理解甚麼叫國家的力量。香港一直強調小政府,大社會,「積極不干預政策」是香港管治的金科玉律。
縱使我在高中時也選修經濟與公共事務(EPA),可是,我們學習偏向於西方自由派的經濟學理論,鼓勵私營企業,釋放個人拼勁,交給市場說話。對國有企業與國有壟斷的經濟體系,接觸甚少,甚至有點看扁。對於中國歷代王朝的經濟管理模式研究,更加欠奉。教科書上極少提到秦代商鞅變法的經濟意義與漢代桑弘羊的鹽,鐵,專營政策的論述。歷代王朝,從秦王漢武到近代明清,國有企業,國有專營,根本就是中國的歷史傳統,不是從馬列引進來中國的「洋玩意」。我們更遑論去真正理解毛主席寫道:「百代都行秦政法」是甚麼意思。注(一)
浦東的開發開放讓我充分目睹與體會甚麼是「集中力量辦大事」
1990年9月10號,上海市政府在錦江小禮堂,舉辦了隆重的新聞發佈會。人民銀行總行的領導陳元(陳雲的兒子),海關總署的領導戴傑都來上海共同參與發佈會,彰顯明確的信號,這是國家的大事。不知道是巧合,還是有意的安排,發佈會的地點安排在錦江小禮堂。我也是受邀的捧場客之一,當然也幾乎包括所有駐滬的領事館與跨國公司的代表。錦江小禮堂是非常有名堂的,富有對外開放的歷史底蘊。1972年2月28號,美國總統尼克遜訪華,就在這裏與中國簽定 「上海中美公報」 。中國從此慢慢與美國修復關係,才有80年代開始與國際接軌的契機。
關於浦東新區的優惠政策,時任浦東開發辦公室副主任(後期調任為浦東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黃奇帆先生的親述,最為精要。(注二)他說,「集沿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十條政策,五大特區的九條政策和特區都沒實施的五大政策(外資可以辦百貨超市,辦銀行,保險,財務公司,辦保稅區,辦證券交易所)
他繼續說「會上共發佈了9個文件,這些政策可以說條條都代表了改革開放的內涵,其力度之大,含金量之足,是各種政策文件中罕見的。」
注一:1973年8月,毛澤東創作【七律。讀{封建論}】呈郭老——詩】勸君少罵秦始皇,百代都行秦政法
注二:黃奇帆親述:浦東新區不為人知的決策史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