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碩鳴:中美關係降入谷底 民間互存敵意 沒有互動交流情況還會惡化

2022-04-03
紀碩鳴
資深媒體人
 
AAA

6228125ae4b0d7a7e6f7f3f8.jpg

中美關係近年來處於低谷,不僅兩國政府間處處針鋒相對,民間缺乏溝通交流,也互存敵意。一份最新民調顯示,中國民眾對美國抱持負面觀感的比例大幅增加。但也有調查顯示,美國人對中國的好感度也在加速下降。

《中國國際政治學雜誌》今年二月刊登一份學術研究顯示,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任內,中國人對美國的評價開始大幅下滑。雖然拜登上任,中國人對美國的好感度有11%的微升,但中國受訪者中,50%以上仍對美國抱負面觀感。調查顯示,中國的"90後"年輕人對美國的態度比起年長者更加負面。
中美民間互不友好

該研究以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為界,針對兩千多名中國民眾分兩階段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特朗普任期內,中國人對美中關係和美國的評價急劇惡化。受訪者們普遍認為,美國在全球所扮演的角色不再舉足輕重,而他們也對美國總統在處理國際事務上缺乏信心;受訪者還相信,中國將是世界上領先且最大的經濟體,自認中國在國際上能發揮領導者的作用。年輕人對美國的態度,更多的與官方政策相仿。

民調顯示,對美國抱持負面觀感的中國受訪者高達68%,相較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於2019年10月做的類似調查,當時只有17%的中國受訪者對美國抱持負面觀感。

中國人對美國的厭惡程度,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內翻了四倍,原因極可能是特朗普將新冠病毒大流行的責任死咬中國不放,並在競選期間大肆惡言抨擊中國。

但在美國的調查中,又顯示出另外一面。美中競爭激烈,美國將中國視為最大的競爭對手。去年多項民調顯示,美國人對中國的好感度下降。民調機構蓋洛普,去年三月作過調查,結果是美國人對中國的好感度降至歷史新低的20%。

另一家美國智庫皮尤研究中心同時期的報告也顯示,67%的美國人對中國的"情感溫度越來越冷",七成受訪者則支持對中強硬。

中國歷來有這樣的說法,政府可惡,但人民是友好的,這類僅屬於外交及政治語言,現實已經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人民的友好在於開放中更多的交流了解,在溝通中保持一份善良寬容和互相理解。 民間相惡,缺少溝通基礎,負面是肯定的。

民間友好交流關係才和諧

從乒乓外交開始,到鄧小平訪美,中美民間有過蜜月,美國民間對中國民眾表示出友好。1979年中美關係正常化以來,數以百萬計的中國學生來到美國學習,其中許多人留了下來;1999年至2019年,美國人收養了82456名中國兒童。2019年,美國高等教育機構接收了369548名中國學生,佔美國國際學生總數的1/3。僅2018年,就約有200萬中國遊客到訪美國。

有新加坡的學者作過研究,雖然"90後"的中國年輕人普遍對美國觀感不佳,但研究也發現,比起其他年齡層的中國人,"90後"擁有更多的"美國經驗"。所謂的"美國經驗"代表他們曾在美國旅行、留學或是周遭親朋好友曾有在美國生活與工作的經歷。

研究顯示,有"美國經驗"的"90後"對美國抱持好感的比例明顯高於缺乏"美國經驗"的"90後"。這群人會更有信心。

學者認為,即便這些年來,中美之間競爭如此激烈,只要兩國仍維持民間交流,一定有助於緩解兩國間互相的敵意。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碩鳴灼見》

 

延伸閱讀
  • 一些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戰略界人士近年開始鼓吹「中國崛起到頂論」,試圖從發展預期層麵塑造中美競爭議題。美國塔夫茨大學教授邁克爾·貝克利等人認為,由於老齡化嚴重、資源匱乏、財政壓力加大、西方對華脫鈎等因素,中國的發展會在未來數年陷入停滯,中國的崛起將會終結,中國在經濟規模上不會超越美國。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不僅難以維持自身對其他國家的經濟吸引力,也會因為內部的挑戰而變得更加具有「侵略性」,這構成了一種「崛起到頂國陷阱」

    趙明昊  2023-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