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振明:【兒童節】親子一起製作Feelings Cards培養好心情

2022-04-04
邱振明
香港蒙特梭利研究及發展學會創會主席
 
AAA

WhatsApp Image 2022-04-01 at 3.43.57 PM.jpeg

WhatsApp Image 2022-04-01 at 3.59.14 PM.jpeg

兩年多嚴厲防疫措施下孩子少見人,又經常戴口罩,看得見眉頭眼額,但卻很少機會從整個面部表情、身體語言、溝通、互動來認識和理解他人的心情,孩子情緒和社交發展因而大受影響。我們最希望一切儘快回復正常,但在防疫措施放寬前,自救事不宜遲。

來!家長一起與孩子製作感受卡(Feelings Cards,或Emotions Cards 情緒卡),這個活動人人都可以在家玩,提高孩子處理情緒和社交的能力。介紹給親友一起互動更好玩,以一個共同遊戲,幫助孩子與人溝通相處。

一起動手!

WhatsApp Image 2022-04-04 at 9.11.58 AM.jpeg

• 當孩子有某種感受時,拍照並打印/沖晒,問問他有甚麼感受,如幼少答不出,可給他兩、三種感受去選(注意:如孩子抗拒拍照要尊重);
• 或打印以前拍下的照片,跟孩子一起回憶各種感受經歷;
• 在照片上寫上相應的感受(寫字比打字好,看得到過程);
• 感受的例子:愛、快樂、興奮、平靜、傷心、憤怒,害怕、驚訝、失望等,孩子可逐漸學習更多更深入的感受(加州柏克萊大學學者確認人有27種情緒)。
• 扮演遊戲:如孩子能回憶以前的感受,請他扮演出來,做出相應的表情或以身體語言表達,再拍照、打印和寫上感受。

活動重點在親子一起動手製作自己的感受卡!比購買現成產品好,透過體驗學習和主動建構創造,學習全面深入。市面上的感受卡多是以圖畫、卡通甚至表情符號來表達,但對孩子特別是幼兒來說太抽象,不及真人相片,更不及自己和熟悉人物的相片那麼具體、真實、容易理解和有趣。

這些都是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對孩子來說,豐富的學習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1. 親身體驗感受——例如我最好的朋友說再見並離開遊樂場,我哭泣起來,身體發抖。
2. 感知——我意識到朋友離開時的感覺,我的腦袋將之組織、識別和解釋。
3. 概念形成——媽媽問我:「你是不是感到傷心?」,一言驚醒,我知道到原來我是傷心了。回家後媽媽取出一張我哭的照片,寫上「傷心」兩字並討論分手時的感受,這兩個字印在我的腦袋。當語言與感知聯繫起來時,概念就形成了。
4. 記憶——我記得在遊樂場發生的一點一滴,又不時回憶起這件事,當時感覺叫傷心。
5. 思考——我有時會想想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將傷心與其他感受區分開來,將傷心與我過去相關經歷聯繫起來,更明白甚麼是傷心。
6. 情緒智能——媽媽說當我感到傷心時,可以出去散步或擁抱她,心情會好點,原來是有方法處理情緒的。
7. 情緒管理——今天又去公園,同朋友分開時我還是感到傷心,我留意到朋友也有點傷心,但沒有哭。媽媽教過我怎樣處理情緒,就向媽媽傾訴,並去散散心。
8. 反饋——散步後我不傷心了,媽媽還看到我在笑。


感受卡協助孩子建立大能力:

• 發覺自己有感受,並得到別人的確認和尊重;
• 識別和理解自己各種感受和需要;
• 能表達和分享自己的心情,愈來愈清楚和具體,別人易於瞭解;
• 發現自己能處理情緒;
• 能正向地表達和調節自己的心情,同時顧及他人的心情;
• 懂得察言觀色,識別和情緒有關的情景,在適當的時機對適當的人做適當的事;
• 察覺、識別和理解不同人有不同的表達感受方式,對感受的認知愈來愈豐富;
• 尊重他人有各種感受,培養出相濡以沫的共情同理之心(empathy)。

感受卡還有更多玩法:

1. 當自己有負面情緒……
問問孩子是那一種感受,由他選一張卡來表達自己,有時將心情投射在卡,已能協助他平靜下來,以正面的方式調節,成人有負面情緒時亦應身教如此處理。
2. 扮演遊戲:抽象至具體
將一組卡片有相片的一面朝下,翻開其中一張,輪流說出這種感受的名稱並做出相應的表情。
3. 猜感受
輪流選一張卡,做出相應的表情,看看對方能不能猜出是那張卡。
4. 配對感受
打印兩組卡片(兩組相片背面不同圖案),輪流一次翻兩張卡,如果找到相同的,保留那對卡。
5. 分辨正面和負面情緒
將卡片分為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討論為何會如此分類。
6. 以故事講自己體驗過的感受
輪流選一張卡,講一個關於你有這種感受的小故事,對方猜猜看。
7. 關心有負面情緒的朋友
選一種負面情緒,討論如何察言辨色知道朋友有此感受和關心他們,可作角色 扮演學習如何互相支持。
8. 配合有關感受的書本講故事、說心情。

我們一起來創作感受卡吧。 當我們更認識自己的感受,也會更明白他人的感受,學會尊重彼此。 人與人之間愈來愈和諧,共同創造和平的社會。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容許我以一位哲人的話作本欄的收結吧:你的孩子,並非因你而來,而是借你而來;孩子是箭,你是弓,由造物主的手,射他到遙遠的目標。

    何紫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