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爸爸何紫對談》感情教育
(引文摘自何紫著作《做個好爸媽》,1993年初版)
親子關係與夫妻關係雖然不同,但其中亦不乏共同點。夫妻相處講求尊重、諒解、溫情、柔順、愛心、體貼,兩代關係亦復如此。
父母拋下架子,以赤子之心對待兒女,鼓勵他在人生的航行中走過一個又一個困難,幫助他認識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當兒女在某些性格上已經形成時,你只能學會接納他,如同夫妻只能完全接納對方一樣。所謂「籮疏不嫌米碎」,一家人互相包容,互不挑剔。
對於孩子的缺點,一方面滿腔熱情幫助他糾正,另一方面要不嫌他,米碎亦是米碎了,除了接納還有甚麼辦法?只有兩代感情還在,愛才可以溶解一切。感情是可以起教育作用的,有時感情教育才是無堅不摧呢!
以教訓孩子爲例,偶然在他面前以罵自己達到讓他反省的目的,比起指罵他作用更大。例如對孩子說:「媽很慚愧,我常常為此責罵自己,為甚麼為了供樓而逼得拼命賺錢,做兩份工。早知寧願租屋住,這樣多留點時間來在你身邊,督促你讀書。你基礎打好一點,就不會到今天見你一張成績表五、六科赤字了。孩子,你說我現在怎辦?」
女兒何紫薇回應:
家庭是感情教育的最佳場所,一家人相處應以愛為先,以情出發。我慶幸小時候父母教導我的方針是情理兼備,使我長大後漸漸學懂待人處世之道──人情和道理兼容並蓄。我們的下一代是情感冷漠還是有情有義,就取決於我們給予怎樣的身教了。
----------------------------------------------------------------------------------------------------------------
「與爸爸何紫對談」專欄介紹:
已故兒童文學作家何紫(1938-1991),在香港成長及接受教育,曾任教師、兒童報刊編輯,七八十年代致力兒童文學的創作、研究和出版,並一直在香港多份報刊撰寫專欄,對兒童教育有深刻的了解。本欄文章摘自何紫的遺作,當中談兒童的心理成長、性格與氣質的塑造、潛能的發揮等等。
每篇最後有其女兒何紫薇作回應,身為現代母親的何紫薇,認為先父留下的教養智慧,只要靈活運用,道理歷久不衰。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