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俊恩:文憑考試有善可陳 因材施教有跡可尋

2022-05-03
潘俊恩
城市智庫成員、立法會議員助理、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社會科學碩士
 
AAA

 WhatsApp Image 2022-05-03 at 17.03.14.jpeg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文憑試;HKDSE)迎來10週年壽辰,自2012年起作為莘莘學子踏入專上教育「入場券」的公開考試以來,對應試教育的討論不絕於耳。現實社會下,應試教育是「必要的罪惡」,因材施教能縮短學生的差距,重點在於掌握學習系統,用諸於社會。

應試教育追求機會平等

應試教育切合考試制度,追求機會平等,向不同階層提供相對公平的競技平臺。自魏晉南北朝以來,九品中正制主觀遴選考生,衍生「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弊端;唐朝科舉繼承隋朝分科考試,被稱為中國「第五大發明」,考試制度為選拔人才提供客觀指標,使「將相本無種」,催生應試教育。香港貧富懸殊,2016年的堅尼係數達0.539,為亞洲之最,容易形成跨代貧窮,造成惡性循環。與補償性原則的結果平等(Equality of Outcome)相異,考試制度為社會各階層提供晉升上流的機會,使機會平等(Equal Opportunity)。應試教育能協助下一代更適應考試制度的框架,讓學子通往社會期望所謂「成功」的目標,即入讀大學,然後進入制度,改變制度。當然,否定應試教育者側重扼殺學習興趣云云,反駁忽略教育的意義。但是,該論者忽略社會配套的客觀因素。職場環境皆強調「唯學歷論」,若主張理想主義否定應試教育,而不思從社會環境改變,實在是本末倒置,甚至扼殺學子力爭上游的原動力。應試教育是社會「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寫照,亦是學子追求機會平等的後盾。

文憑考試勝於大陸高考

文憑考試相對中國大陸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高考),擁有更公平的門檻。高考因評分和錄取標準不一而備受抨擊,源於各地人口和教育資源差異巨大。河南省和山東省人口眾多,競爭激烈,故高考錄取分數線自然較高;西藏自治區人口稀疏,教育資源匱乏,故高考錄取分數線相對較低。這政策建基於人口資質和付出程度相同的假設上,認為人口較多或教育資源較多的省份,導致優異者比例較多,但這不能解釋中國作為世界人口最多和綜合國力名列前茅的國家,足球發展仍亟待改善的原因。對比之下,文憑考試相對較公平,其撇除戶籍因素,不拘中國大陸考生報考,評分和錄取標準也跟香港學生相同,香港的大學躋身世界500強的比例,也較中國大陸的大學多,而且提供眾多選修科目且可以自由組合,滿足學生職業發展需求和興趣所在,較高考只分文科和理科,以及大學才確定職業方向而言,文憑考試顯然效率更高,更獲得280所遍佈17個國家的海外院校承認成績。值得留意的是,身處中國大陸的中國大陸籍考生,不能以文憑考試成績報讀中國大陸的大學,只能報讀香港或外國的大學;只有香港籍的考生才能以文憑考試成績報讀中國大陸的大學。文憑考試與高考同樣催生應試教育,但無論在機會平等、大學質素配套、科目多樣性和國際認可度上,均較高考優勝。

學生三分推動因材施教

文憑考試作為香港應試教育的終點,將學生劃分三類有助互相補足,盡量降低學習成效差異。撇除根據學生成績明確劃分班級以有效分配教育資源的爭議,在同一學習環境下,可以將學生劃分成三類:第一類:學習動機強且基礎強;第二類:學習動機強但基礎弱;第三類:學習動機弱且基礎弱。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教師不乏教授課本知識和應試技巧。第一類學生掌握相關內容的能力較其他兩類為高,日常學習已經不能滿足該類學生的需求,會於額外時間自行補習和操練試題,考試自然得心應手,教師無需過份操心其學習狀態,只需提醒考核重點即可;第二類學生大多不乏對學習的熱誠,惟未掌握基本知識,基礎薄弱,故重點在於將其學習系統化,協助學生根據個人情況,將考核重點重新組織屬於自己的體系,如將考試題型分門別類、背誦萬用寫作框架和自行製作筆記等等,有助消化考核內容,並鼓勵向第一類學生請教,在學習動機相若的情況下,有助帶動整體學習氣氛,在最短時間內提升成績;第三類學生大多處於自我放棄的狀態,缺乏自信導致損失學習動機,故重點不在速效提升學習成績,而首先在於激起學習興趣。教育學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Constructivism Learning Theory)主張啟發學習,如提問較簡單的基礎問題,吸引注意,然後以難題刺激起其理性思維,促進尋求解決辦法,最後提升其成就感,並鼓勵其向第二類學生學習,進一步提升學習動機,再逐步補充基礎知識和應試技巧,而第二類學生在過程中亦能重溫基礎知識,相輔相成。將學生劃分三類並非以學習成績標籤化,而是透過互相補足,達致學習動機和成效上的正面循環,盡量減少應試教育下的犧牲品。

系統學習拼湊凌亂碎片

將學習系統化有助形成獨有的知識體系,配合應試教育。學校是社會的縮影,文憑考試亦是職場晉升指標的縮影,故重點不在學習學科知識,而在於「學習如何學習」(Learning How to Learn)。應試教育最大的特點是學習規律和系統,科目知識很大程度上服從於考試制度框架,當中包括出題趨勢、考試題型和應試技巧,不斷進行歸納、演繹和拓展,故於應試教育中掌握學習系統,等於在職場上掌握客觀晉升指標,亦等於在社會上掌握指定生存法則。能力高的學生善於透過認知過程(Cognitive Process),儲存及組織資料,形成知識結構(Cognitive Structure)。文憑試中國語文科被稱為「死亡之卷」,於2024年的考試僅存卷一閱讀能力和卷二寫作能力。卷一閱讀能力除甲部可掌握的指定閱讀篇章(範文)外,乙部的閱讀能力考材(課外文章)是學生的墳墓,亦是考生能力的分野,指定閱讀篇章的考核不外乎斷句語譯、字詞解釋、寫作手法和課文內容四個部分,當中試卷會出現眾多變體,不斷轉換提問方式,但萬變不離其宗。教材最大的缺點就是缺乏系統教學,學習碎片凌亂;相反,若將教材劃分以上四個部分,則有效形成學習系統;至於課外文章提問的段落大意、表達效果和修辭手法,答題格式不外乎歸納、線索和情感,而短題目提問的矛盾、深意、主題、體悟、感受和「為甚麼」,則需額外提及經歷和情感的轉折,答題格式同上,答題關鍵字有「記述」、「描寫」、「借」、「象徵」、「抒發」、「表達」和「暗示」等等,以及各類情感的詞語。卷二寫作能力甲部的實用寫作,考核的書信、評論、建議書、演講辭、報告和專題文章有其獨特的格式,措辭和組織亦各異,同樣是考核歸納資料和演繹見解的能力;至於乙部的命題寫作,常見的議論文是系統學習的經典代表,只需掌握角度、主題句和小總結,清晰表達論點、論據和靈活使用八種論證手法,以及交叉使用古、今、中和外的例子,配合首尾呼應的引論和結論,得分並不困難,上佳的時事評論亦與之一脈相承;抒情文的系統在於事、景、情、理、想和人六大元素,混合各類寫作手法而成的「考試作文」,惟日常教材並無系統教授寫作,配套不足使學生無所適從。中國語文科並不等於中國語文,前者是對考試制度的理解能力,後者是對知識的追求。文憑考試作為應試教育的成績表,需要將日常教學碎片組織成筆記系統,再將其千篇一律應用至考試。

文憑考試作為應試教育的一員,是現實社會追求形式主義的副產品。學子自幼便於成人設定的規則內學習,文憑考試只是社會諸多挑戰之一,掌握考試系統便等於掌握別人設立的生存系統,當然亦可以不服從社會既定規則,另闢蹊徑,前提是需要掌握另類的成功之途,如投資、家族生意和依親等等,歸根究底也離不開「系統」,雖然殘酷,但卻現實。所謂「現實合乎理性」,文憑考試催生應試教育,有利增加社會流動性,使機會平等,符合人類競爭和進步的客觀規律,因材施教能儘量收窄學生差異,當中的系統有跡可尋。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