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輝:港創科政策 應緊貼「十四五」發展

2022-05-04
黃錦輝教授
立法會議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
 
AAA

 j.jpg

筆者近日發表了多篇文章,就李家超參選政綱提出建議和意見,主要聚焦在審視現屆政府施政報告所制定的進度,繼續落實和優化進程,以及促進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發展兩個目標。李家超的政綱日前正式出台,筆者很高興得悉自己在不同文章所提出的建議,與政綱中所強調的4大方向脗合。

筆者於報章專欄及媒體影片中,建議新一屆政府參考《2017年施政報告》重組政府架構,「強化政府治理能力」,當中包括強調分拆現有架構的運輸及房屋局,成立專責的房屋政策局處理房屋問題,尤其是困擾市民多年、公屋輪候時間過長的漏洞,為市民「提供更多安居之所」。

積極融合大灣區 力拓「北都」

筆者亦建議重組創新及科技局,加速落實再工業化,使本地創科更接地氣,讓香港「全面提升競爭實力」,並進一步建議新一屆政府在創科工業政策上緊貼國家「十四五規劃」發展,特別是積極融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就此,促進「北部都會區」發展是重中之重,其中以「新田科技城」及落馬洲河套區一帶為中心的「國際創科中心」發展計劃,對香港創科及工業的未來尤其關鍵。

再者,筆者於本報「針對性改善創科政策提升港競爭力」一文中,建議下屆政府針對官、產、學、研、用5大範疇,從8大方向推行本地創科:在官方面,(一)政府帶頭採購本地創科技術,支持本地科研產業化;在產方面,(二)提供創投資金、(三)滙聚科技人才、(四)推動再工業化,鼓勵本地創科創業;在學方面,(五)推行「科普教育」,加深中小學生對STEM的興趣;在研方面,(六)增加研發資源,以及吸引海外頂級科研機構來港落戶,進一步提升本地創科產業;在用方面,(七)開放政府數據、(八)檢視現行法例及法規,讓民間開發更多創新應用軟件,此舉可促進香港數碼經濟發展之餘,亦同時可以增加青年上流機會。

以結果為目標 訂KPI量度輸出

現屆政府已投放1,300億元推動創科發展,本地研發總開支相對本地生產總值(GDP)的比率,由現屆政府初期的0.73%增加至1%。

然而,這些主要都是輸入指標,筆者欣見李家超政綱提出制定「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用作量度輸出成效,此建議再一次反映出李家超「以結果為目標」的施政方針。

李家超政綱指出,香港要「把握法治優勢」,筆者亦非常贊同。不約而同地,筆者早前在報章專欄中亦強調,資訊安全是國家安全之重要一環。《香港國安法》去年已落實,下一屆政府應該立法保障本港網絡及資訊安全,包括制定政府資訊及通訊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採購政策。

資訊科技採購政策 宜看齊國家

香港是世界貿易組織(WTO)成員之一,特區政府一直以來嚴格遵守世貿的公開採購方針,所以不會拒絕考慮採購任何國家的產品;然而,在國家安全的大前提之下,新一屆政府應該爭取與國家的採購政策維持一致,有需要時採用國產資訊及通訊科技產品。

這做法一方面可以確保政府各部門及與中央之間的資訊來往更暢通,當中所牽涉的高度機密資訊亦不會容易被外洩;另一方面,政策更可以防止類似YouTube「拔掉式」的外國勢力資訊襲擊行為重蹈覆轍。

另外,新一屆政府應該盡快立法,打擊虛假新聞,防止黑客造謠、誹謗、欺凌、歧視、挑釁等惡行,嚴重擾亂香港和國家的社會秩序及安全。政綱建議盡快進行《基本法》第23條立法,要打造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維護資訊及通訊安全法例必然不可或缺。

總言之,筆者支持李家超參選政綱着重創科。創科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的發展重點之一,香港應竭力發揮自己所長,為國家所需作出貢獻,從中提升自身的國際競爭力,所以下屆政府對創科不容掉以輕心。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經濟日報》

 

 

延伸閱讀
  • 不少人曾憧憬無人駕駛汽車會完全顛覆私家車市場,但近年其發展卻不似預期。投資銀行瑞銀(UBS)曾估計,到2040年,全自動的無人駕駛的士(robotaxi)每年收入可達2.1萬億美元,不過這只佔所有行駛公里數的6%而已。

    鄧淑明  2023-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