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淑明:跳出框框 讓本港創科發光發亮
香港雖然擁有國際化的有利元素,加上本地高等院校在科技的基礎研究上一直具有優勢,但潛能卻一直未能進一步發揮。有人歸咎於政府以文官為主,不似深圳、新加坡等以科技專才領導,對先進科技的應用過於審慎,並缺乏發展創科的長遠視野。
不過,觀乎兩年前新冠疫情爆發之初,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推出疫情互動地圖儀表板(interactive map dashboard),香港能在短時間內緊隨推出類似的地圖儀表板,以展示主要疫情資訊,讓市民掌握最新消息;而香港更是全球首個大規模採用污水監測配合強制檢測成功追蹤感染個案的城市,可謂把握防疫先機,向污水檢測呈陽性的大廈進行強制檢測,毋須封城,減少市民不便。這些都有賴廣泛運用香港大學研發的病毒監測系統和地理資訊系統(GIS)等先進科技的支持。
以上例子證明香港政府不是不懂得運用科技,只是整體上對掌握創科發展的意識不強,例如在發展北部都會區或交椅洲人工島時,政府仍沿用舊法去評估和規劃,缺乏運用GIS 等新科技,即使軟件早已配置,並是全球各地政府規劃時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仍未有善加利用,未免有浪費資源以及折損效率之嫌。
為使當局能有效推進創科發展,我認為最有效的是從上而下,由特首領軍聯同科學專家設立高層組織,指揮和督導香港整體創科發展,檢視及更新現行法例、院校評核制度、項目審批程序、港深合作、人才培訓等,尤其在疫情嚴峻的當下,更需要以特事特辦方式,雷厲風行。
只要領導者在關鍵時刻,憑藉高瞻遠矚和不懈的魄力,定能帶領香港跳出框框,成就先進國際創科中心的地位。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