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舟:建設符合中國氣質的外交軟實力

2022-05-30
 
AAA

 12.jpg

5月27日,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國際關係學系武漢大學經濟外交研究中心舉辦了以“中國外交的機遇與挑戰”為主題的講座。講座由武漢大學國際關係學系教授阮建平主持,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中國國際關係學會副會長王逸舟受邀主講。王逸舟說:“中國未來不僅要在國內實施仁政,更要在國際上有智慧。面對美國的打壓和俄烏衝突,我們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向國際社會提供必要的公共產品,把中國邁向全球大國的這個路走穩走好”。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交織影響,王逸舟回顧了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國際社會中的“黑天鵝”事件,包括蘇聯解體、911事件與特朗普現象。他指出,“黑天鵝”事件往往出人意料,令人大跌眼鏡,打破國際社會中的傳統認知,因此,外交部門、高層領導和學者要建立新的國際政治知識體系。

王逸舟解讀了當前的俄烏衝突局勢。在美國與北約的支持下,普京速戰速決的戰略失敗,俄烏衝突陷入僵持階段。受此影響,能源、糧食、大宗原料價格攀升,金融銀行支付體系加劇動蕩和分化,對全球社會經濟造成衝擊。俄烏衝突同時給國際政治形勢帶來深遠影響,歐洲大陸重回世界地緣角逐中心,德法與西歐中小國家危機感加劇,中東歐原蘇聯勢力範圍持續西化,俄羅斯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抵制與制裁。此外,俄烏衝突讓歐洲在全球地緣政治中攪出一個新的中心,中美對抗在全球政治中的分量稍有下降,在某種程度上延緩了美國及其盟友對中國的合圍之勢。

王逸舟分析了當前美國的發展形勢。他表示,一方面,普京的行動罕見地促成了美國兩黨的共識,美國主導下的全球安全格局復活,美國軍工業從俄烏衝突中獲得巨大利益。另一方面,儘管美國擁有前沿的科技和遍及全球的盟友與基地,但仍沒有擺脫自身社會的深層痼疾:社會經濟分化,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國內種族矛盾突出,美利堅民族從“熔爐”變成一個“沙拉盤”,美國內部呈現部落化、部落政治的趨勢。

王逸舟強調,中美角力成因復雜,中美雙方在國際經貿關係持續發展、世界各地反恐進程協調、全球氣候變化有效控制、朝鮮半島無核化保障、聯合國及國際機制等若干領域仍然存在相互需求與合作的空間。此外,中美在貿易逆差與市場壁壘、工業製造“2025”、“千人計劃”、亞太秩序與網絡空間、“三海”問題等若干領域也存在戰略制衡與競爭,不能簡單化、極端化中美關係。

王逸舟指出,在逐步走向世界的過程中,中國面臨三重挑戰。國際上,在維護海外利益方面,中國面臨壓力陡增的領事保護難題、棘手復雜的周邊海洋糾紛、日俱增的戰略透支風險和大國競爭選邊站隊的問題。硬實力上,中國多在科技及產業金字塔的中低層次,基礎性、原創性成果相對有限,中國處於大而未強、將強未強的特殊瓶頸期,必須從粗放的發展走向高質量發展。軟實力上,中國外交使團能力與活躍度改進緩慢,聯合國職員隊伍素質相對弱小,民間組織聲音及有效性較為缺乏,國內智庫參與建言度較低。

最後,王逸舟提出:“不能以簡單仿效美國的方式來保護我國的海外利益,而是要建設符合中國氣質、風格和文化的外交軟實力。”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中評社》

 

延伸閱讀
  • 香港中文大學藍饒富暨藍凱麗經濟學講座教授劉遵義,今年 12月19日出席香港中國金融協會活動並發表演說。

    劉遵義  20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