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柏:內地經濟前景不俗,不宜看淡

2022-06-06
寒柏
學研社成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2-06-06 at 3.18.10 PM.jpeg

內地首季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為4.8%,仍高於預期,但比全年增長目標低。中央亦表明紓困措施要「能出盡出」,為何還會說內地經濟前景不俗呢?

內地經濟增長放緩,內房股紛紛出現境外債券違約風險,樓市步入寒冬,新經濟龍頭展開了20多年來罕見的裁員潮。此外,中美衝突持續,不少內地企業遭制裁,再加上俄烏局勢緊張,疫情未退,美聯儲又開始加息,內地經濟前景又怎能稱得上是「好」呢?

毫無疑問,環球政經局勢緊張,美國首季經濟增長為 -1.4%,去年至今的通脹為8.5%,美聯儲只得匆忙啟動加息。此外,有分析員認為美國即將步入「金融颶風」或「經濟冰河時期」之中。在這大環境下,內地經濟不可能獨善其身。但由於中央在過去幾年以來,在經濟領域上的宏觀佈置得宜,大方向上做對了;內地當可避過厄運,捱過這場「環球經濟嚴冬」。

我們首先要想清楚的,就是過去3至5年以來,內地某些行業的大調整是怎樣發生的?除了有客觀因素存在之外,很多時候都是由內地政府主導的整頓所致。

西方國家大多實行很大程度的「自由放任經濟」體系,每當行業出現「大調整」,都是供求失衡、信貸崩潰或流動性出現緊張所致。簡單來說,就是出現「經濟泡沫」後自然地「爆破」,最終攘成巨大的災難。反之,近年內地經濟的調整是政府主動修正所致。中央政府整頓各行各業,打擊財閥豪強兼併及壟斷之歪風,並讓整體經濟得到重新「洗牌」;經歷過這幾年間的整頓,內地經濟當可繼續穩步發展下去。

在房屋問題上,中央政府貫徹了「房住不炒」的理念,致力打擊各地的「炒風」。此外,中央政府不僅管制了向內房企業濫借的金融機構,亦嚴控超出3條紅線的內房公司。有內房企業以各種「出表」的方式把債務隱藏,亦被監管機構查出來,為內房布置「出表」的金融機構亦要面臨罰款,負責人員亦要被調查。在教育上,中央先整頓過份商業化的補習班,接着便是管制國際學校。新經濟龍頭的金融借貸平台被規管,小童每周玩手遊的時間也受到限制。此外,在金融領域上的諸般「炒風」亦受到監管。把股價舞高弄低的上市公司大股東及莊家紛紛被捕,各種虛擬經濟板塊的新產品亦逐步受規管及被禁絕。

中央政府對各行各業的整頓,會不會出現「過火」或「矯枉過正」之情況,我們不能一概而論。但值得留意的是,中央政府這番整頓及調控,是在甚麼時候大力推行的?

這恰巧正是美國聯儲局一直只維持「超低息」的時空。當時,美國的所謂「加息潮」似有若無,最終還因爆發疫情而重新啟動「量化寬鬆」。美國向市場「放水」,只會使環球資產出現「大泡沫」。當時內地因抗疫成功而經濟一支獨秀,如果中央政府繼續奉行「自由放任」的政策,環球資金勢必湧入內地,國內的資產泡沫肯定會進一步擴大,形勢會變得愈來愈凶險及難以駕御。

由於內地政府在過去幾年間實施「收緊政策」,即使美國聯儲局再次啟動「印鈔機」,並奉行「擴張政策」,內地房地產亦沒有被炒得火熱。如今,當美國打算「收水」之際,內地經濟完全沒有出現泡沫,無論股市、債市或樓市皆早已自行「躺平」;美國聯儲局加息只截破了美國股市,但對內地實體經濟的影響較為間接及輕微。

最後,既然中央政府採取了「逆向操作」,如今當美國聯儲局「收水」之際,中央政府自然會拋出一系列「穩經濟」的措施;人家「收緊」時,我國便會「放寬」。回想2008年,美國實行「量化寬鬆」後,內地立刻響應並拋出4萬億基建措施,最終導至房地產、大宗商品及金融泡沫。近年中央政府的「逆向操作」政策,理應更符合國家之長遠利益及發展。

由於中央政府在宏觀經濟調控的範疇上處理得宜,如今就算將會遇到環球經濟的「冰河時期」,我們亦不宜對內地經濟之前景看得太淡。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