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旭:核酸檢測那筆賬
這段日子在北京,出門不帶護照沒大礙,可要是沒有一份48小時內的核酸陰性報告「護身」,到哪兒都會吃閉門羹。於是,每隔一天找地方做核酸,排隊、刷證件、張嘴「啊」,就像刷牙洗臉一樣,成為我在北京生活的新日常。
全民核酸時代的到來,正在中國催生出一個巨大的新興產業——核酸檢測。
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自冠病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已經完成約115億人次的核酸檢測。東吳證券的一份報告估算,如果中國所有二線以上城市實施常態化核酸檢測,每年的費用可達1.7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約3540億新元),佔2021年中國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5%。
有需求就有市場,有市場就有商機。過去半年多,各種核酸檢測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據《第一財經》統計,截至今年3月底,中國開展核酸檢測的醫療衛生機構達1萬2500家,從事核酸檢測的技術人員超過14萬人。
一些早早進場的檢測機構,在疫情下賺得盆滿缽滿。以第一批進場的金域醫學為例,去年這家第三方檢測機構的凈利達到22億元,同比大幅上揚47%;今年第一季的凈利更是暴增58%,達到8.5億元,逼近去年半年的利潤。
最近一段時間,核酸檢測員也成為最熱門的工作,有護士證或核酸檢測上崗證的採樣員供不應求,檢測機構為了招兵買馬,開出「日薪400元至600元」、「包三餐」、「包五險一金」等優渥的條件。
商機誘惑下,也少不了投機,河北、安徽、上海等多地近期都頻頻曝出核酸檢測機構造假的亂象。在疫情最緊繃的5月下旬,北京在短短不到10天里就通報三家核酸檢測機構因檢測樣本弄虛作假被查處。這讓人擔憂,快速擴張的核酸檢測行業,很可能成為腐敗的溫床。
當然,看似遍地黃金的行業,也並非人人都能分得一杯羹。中國自媒體公眾號「深藍觀」最近在一篇文章中披露,常態化核酸檢測下,不少檢測機構陷入了回款「拖欠門」,成為地方政府的「債主」。
這篇在中國互聯網上已被刪除的文章披露,有第三方檢測機構參與上海的大規模核酸篩檢,一兩個月後仍未結賬;北京一家國資背景的核酸檢測機構負責人稱,這類企業的回款周期可長達半年到九個月,甚至可能
被拖欠「幾個億」。換句話說,核酸檢測這門生意,並不是誰想做就能做。
圍繞大規模核酸檢測更大的爭議在於,檢測的費用到底應該由誰出?
上月底,四川閬中市防疫部門發佈一則通告,要求當地居民每周自覺自費進行常態化核酸檢測,每次費用3.5元。這則消息在網上掀起軒然大波,很多人擔心閬中成為「第一個核酸自費城市」後,自費做核酸的要求將普及開來,核酸檢測就會演變為出門必交的「核酸稅」。面對爭議,當地政府後來又發出補充通知,把常態化自費核酸檢測,改為「按照願檢盡檢原則自願檢測」。
民眾不想掏腰包,費用總得有人承擔,關於核酸檢測到底應由醫保買單,還是由財政兜底的爭論此起彼伏。對此,中國國家醫保局上周明確表態稱,常態化核酸檢測費用由各地政府承擔。但地方政府財政是否有能力長期負擔大規模常態化檢測的成本?
雖然免費的全民常態化核酸檢測,有助於儘早篩查出感染者,減少疫情擴散後城市封控帶來的經濟損失,但主張重視防控需要與財政支出平衡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有人以閬中市為例算了一筆賬,當地常住人口62萬人,每人做一次核酸檢測3.5元,一輪下來總開支達到217萬元,如果每周一次常態化核酸,一年開銷達到1.2億元,而當地每年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也只有15億元。
經濟增長放緩、地方政府賣地收入減少,加上疫情下為了穩經濟而採取的減稅降費等措施,地方財政吃緊已不是新聞。即便沒有疫情衝擊,各省區市中也只有廣東、上海、北京、江蘇、浙江等少數經濟發達的省市,無須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即便如此,對這些人口密集的地區而言,常態化核酸仍會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常態化核酸被視為阻擋奧密克戎的有效手段,中國希望以此求取「動態清零」防疫政策和經濟發展之間的平衡,但這樣做的代價並不小。除了這筆經濟賬,頻繁核酸檢測也在給社會帶來難以估計的時間成本、生產力成本,以及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到核酸檢測後的機會成本,而這些代價要如何放入平衡防疫與經濟的方程式,又會是一個考驗。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