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飛:孫東入局可為香港開拓國際創科中心
中央近日公布任命香港特區第六屆政府主要官員,在新班子中,孫東教授被任命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由於他在會見記者時用普通話發言,立即引起「黃絲」大造文章攻擊,說香港失去本土文化、內地人入侵政府影響「一國兩制」云云,但如果認真細心翻閱孫東教授的履歷,就會了解他雖然在北京出生,但已來港工作20多年,是一位正正式式的香港永久居民,所以「黃絲」的論點根本站不住腳。
相信大家還記得港英時期,大部份由英國派駐來港的官員,大多數不是華人,也非香港人,他們按工作需要一般在港工作幾年至10多年不等就會離開香港,根本不會以香港為家。同時,英國駐港的官員,絕大部份在工作和生活上的時間,只會用英語和香港本地人溝通,遑論主動去學習廣東話。因此,請問「黃絲」為何不介意當年英國駐港官員不懂廣東話呢?
實際上,孫東教授私下用廣東話交流完全沒有問題,他的學歷背景包含國際、香港本地和內地,是實現香港「超級聯繫人」亟需的人才,也是精通產學研的通才,由他擔任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是合適的,也是稱職的。下面將談一談三點合適和稱職的原因:
一是語言的情況。很多認識孫東教授的人都知道,孫東教授私下用廣東話交流完全沒有問題,只是在公務場合或發表政策時出於表達精準的考量才選擇用普通話。況且一來香港素來是兩文三語的社會,普通話本來就是香港社會的常用語言之一;二來香港回歸祖國已經25年,政界中人大多都良好掌握普通話,就算是說普通話帶有口音,但聽絕對沒有問題,完全不會有所謂的溝通問題。重要的是,孫東教授的英文其實十分流利,發言刻意不選擇用英文而選擇用普通話,彰顯自身愛國者的身份。
二是孫東教授的學歷背景。孫東教授不僅在內地頂尖學府學習,取得清華大學精密儀器與機械學學士和清華大學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碩士,還獲得香港中文大學機械人與自動化專業博士,其專業更獲國際認證,取得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會士、歐洲科學與人文學院院士和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這樣豐富履歷的人,可謂是繼續深化香港「超級聯繫人」及內地建設深度參與者戰略一位好人選。
三朂精通產學研的資歷。孫東教授在研究技術方面取得卓越的研究成果,研發機械人輔助的自動化程式,是機械人自動化操作生物細胞領域的先驅,並在結合機械人技術和各種微操作工具的應用研究上取得一系列突破。雖然學術研究成果突出,孫教授卻不是一個只在書齋中的人,他也有豐富的商業運作經驗。2003年,孫東就成立「城東科技(香港)有限公司」,是科學園第一批進駐的初創公司之一,該公司成功實現科研成功轉化,香港過境設施「e通關」使用的人體感應技術,就是孫東教授團隊的專利。此外,因為孫東教授長期在學界工作,其具有廣泛的國際國內的學術人脈網絡。香港發展的一個瓶頸,就是產學研之間難以整合,讓一個具有成功整合經驗的人才來主導香港的重點項目譬如「再工業化」,也可以為香港開拓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可謂是香港的一大福音。
香港的繁榮本就得益於其多元包容,歷史上就是如此。想當年1960年代的香港也匯聚了上海話、潮州話等南腔北調,也正是這些多元的人才,才造就了當年香港的工業化經濟奇蹟。「愛國者治港」已開啟了香港的新局面,正如孫東教授自己所說,「香港立法局一開始都是用英語,到1972年才有議員首次用廣東話發言,回歸後絕大多數議員以廣東話發言,現在回歸20多年了,有人用普通話發言,這也算歷史的必然吧……過去香港發展最好的時候,就是他最開放的時候;最排外的時候,就是發展最差的時候」,這番話發人深省,值得大家深思細想一下。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