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星:香港收藏史詮釋一顆「中國心」
近日,香港中華文化藝術推廣基金主辦的「回歸二十五周年《香港珍藏大展》」在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辦,展覽呈獻多位本港鑑藏家的國寶級瓷器及中式家具珍藏。大眾可藉此難得機會近距離瞭解這些精美的收藏品,體驗傳統文化魅力。
談到收藏品,香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藝術品收藏地之一。從昔日古樸漁村到英國殖民地,直到逐漸發展成為今日的繁榮貿易城市,香港的文化藝術可謂是華洋混雜,頗有地方特色。
回顧香港本地收藏史,這裡擁有超過一個世紀的收藏活動。由於香港地理位置特殊、鏈接中西;海運、貿易、對外交流異常活躍;加之香港稅率較低等因素,這裡成為了世界藝術品交易中心,與紐約、倫敦齊名。
如此有文化特色的香港,產生了大量的私人收藏家。據媒體報道,亞洲前50大私人收藏家中,香港獨占7位,居於亞洲地區之首。這些文化大使中,很多都是慈善家,通過捐款協助公立、私立機構推廣藝術品至社會每個角落,他們也是香港當代藝術最重要的貢獻者。今年7月3日開館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就有專門講述香港收藏史的展廳,也有一些展廳的展品來源於香港私人收藏家。此外,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M+也同樣擁有大量藝術品,很多均來自於私人收藏家。
在香港的收藏史上,也湧現了一代代愛國收藏家,他們一次次在國際市場上以高價將祖先失傳的文物買下,並毫無保留地捐贈給國家。香港的收藏家一直是博物館捐贈的領頭羊,正是他們的踴躍捐贈,豐富了許多內地博物館的館藏,對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祖先精美絕倫之文物器皿的傳承和保護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貢獻。
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被盜文物至少有150萬件。圓明園的十二獸首銅像的「馬首」在07年於香港拍賣,商人何鴻燊以接近七千萬港元拍得,再捐贈給國家。他之前已經買了「銅豬首」轉贈國家。自1992年以來,收藏家朱昌言多次向上海博物館捐贈陶俑、石雕、墓誌和青銅器等各類珍貴文物。在上博人民廣場館舍的籌建過程中,他先後四次通過捐贈國外先進設備與材料,為上海博物館的建設添磚加瓦。1994年,朱昌言又與陸宗霖、葉仲午、董慕節和顧小坤幾位香港有識之士合力資助了上博中國歷代書法館的建設。同年,當上海博物館決定從香港購藏一批珍貴的戰國楚簡,卻因為年末資金告罄而難遂其願之際,朱昌言及時施手相援。他再次聯合董、顧兩位先生,共同集資購下這批楚簡,並將其贈與上海博物館。同樣將收藏品捐贈給上海博物館還有香港收藏家張永珍。她說「人不能成為金錢的奴隸。作為一個女人,應該對家庭負責,有條件的話,應該幫助朋友,對國家和社會作貢獻。這樣的人生才過得精彩和充實,才有意義。」 此外,香港收藏家鄭介初先生本著「物歸原主」的信念向廣東省博物館、武漢市、寧波博物館捐贈數百件文物。2010年底,曹其鏞和夫人曹羅碧珍決定把珍藏三四十年價值數億元的漆器無償捐贈給浙江省博物館。這些愛國收藏家的壯舉令我們深感敬佩,從他們身上也可以感受到香港人民對中華文化根基的追尋。
曾幾何時,香港被稱為「文化沙漠」,但我從不認為如此。在中西文化融合中,香港呈現出了別具一格的文化魅力和責任擔當。如今回首香港的收藏史,這個城市不僅肩負起展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任,更懷抱包羅萬有的文化氣息。通過回顧香港本地收藏史,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中華傳統文化是香港文化之根。中華文化經典是中國人血液裡的文化基因,已經滲透到香港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儘管「東方之珠」的香港是在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融合中生長,但她從未改變的是一顆「中國心」。
傳統文化是人類文明的精華,幫助我們以史鑒今。五千年悠久的歷史孕育出了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學習傳統文化能夠增加香港廣大民眾對於歷史的瞭解,豐富知識面。中華傳統文化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促進了歷史的發展,數千年的文化史也是中國人數千年的思想和行為演變史,學習傳統文化,能夠讓我們以史鑒今,學習古人的長處,規範我們的行為,提高思想深度和廣度。
可以說,通過欣賞香港國際藝術及收藏品博覽,除了讓香港廣大民眾能夠零距離欣賞珍貴文物,體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香港繁榮昌盛的文化自信,更為香港年輕一代提供了認識國家歷史和文化的機會,使他們能夠積極參與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推動了香港人國民身份認同的意識。
香港回歸二十五載,內地與香港除了分享國家發展的紅利外,也可共賞時代湍流中遺存的藝術瑰寶,在強大的民族共識與文化自信中,凝聚同為中華兒女的自豪和責任。因此,這樣的展覽無疑是增強城市文化底蘊和自信心的直接手段。
「十四五」規劃綱領對香港已經作出了幾個新的定位,就是增加一個「樞紐」、四個「中心」,其中就包括「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相信在「十四五」規劃發展新藍圖的指引下,香港將不負國家所期、居民所望,朝著更穩定、更繁榮、更和諧的目標,揚帆再遠航。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