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明:2022年美國加息事件簿
美聯儲年內最後一次議息會議結束,宣布加息0.5厘,聯邦基金利率由3.75厘至4厘,提升至介乎4.25厘至4.5厘,聯儲局年內已連續7次加息,共已加4.25厘。
回顧是次美國加息周期,事件源於2020年3月份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帶來重大衝擊,美聯儲宣布實施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推動美聯儲資產負債規模快速擴張,而是次量化寬鬆規模比以往更大更急。到2021年3月份,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受多種因素影響而開始急速上漲,通脹壓力持續攀升,儘管通脹升溫,但美聯儲官員認為這只屬短暫現象,並認為未需要提早加息。到該年10月CPI已達到6.2%,美聯儲於該年11月份宣佈縮減購債規模。
今年2月份,疫情及外圍局勢對全球經濟造成重大困難以及不確定性,CPI繼續上漲並達到7.9%,美聯儲開始關注通脹風險,最終於3月份及5月份宣佈加息0.25厘及0.5厘,並停止增加購債。但美國通脹並未因是次加息而下跌,今年6月份攀升至9.1%創近41年新高,加上疫情以及外圍局勢緊張,對全球經濟造成重大困難以及不確定性,透過加強加息去抑壓高通脹是勢在必行,因此美聯儲於該月開始大手加息0.75厘,其後7月份、9月份及11月份亦繼續加息0.75厘。期間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於年度全球央行會議發表強硬的演說,對壓抑通脹的決心表現出「鷹派」強硬態度,並稱「高息會持續一段時間,以直到通脹受控」,並強調「歷史記錄強烈警告,不要過早放鬆政策」。
首階段4次連續大手加息後,11月份CPI連跌5個月報7.1%,低於市場預期。而美國財長耶倫早前表示,除非出現意外衝擊,美國通脹預計會在2023年大幅下降。現時進入第二階段開始放慢加息步伐,加息幅度收窄至0.5厘,但仍與通脹率目標2%仍有一段距離,加上中美貿易,俄烏問題及疫情等打擊全球經濟活動,為通脹帶來不確定性,筆者預料明年美國加息仍會持續以降低通脹為主,料明年聯邦基金利率仍有機會升至5厘半或以上水平。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