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藥都亳州
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千年來救治了無數的人。中國神話傳說 「神農嘗百草」,講述「三皇」之一神農氏,以身試藥,記下藥性、藥效等資料,尋找為人治病的方法,被後世視為中醫藥的起源。
中藥材種類繁多,來源廣泛,哪裏找到最多最齊全的藥材呢?那就一定要提「中華藥都」亳州。地處安徽省西北部,是一座充滿古風古韻的城,街道兩側的房屋,許多仍保留明清時的建築風格。現時城中逾百萬人從事中藥材行業。
亳州擁有國內面積最大、上市品種最多、交易最為活躍的中藥材專業交易市場,是全國最大的中藥材集散地和價格形成中心。有2萬多家商戶,每日上市中藥材2800多種,人流量6萬人次,每年交易額超過500億元人民幣。
這裏彷似一座中藥材博物館,人參、甘草、三七,各種藥材種類齊全,就連名貴的牛黃、鹿茸、山參,稀奇的望江南、劉寄奴,在這裏也都隨處可見。
亳州與藥的不解緣,可以由1800多年前說起。這裏是東漢末年神醫華佗的故鄉,華陀懸壺濟世,精通藥方,他創製的麻沸散更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麻醉藥,比西方早1600多年,開創麻醉手術的先河,後世尊稱他「外科鼻祖」。
華陀還有一個貢獻,把野生的中藥材帶到田間種植,百姓紛紛仿效,在自家田地上種植中藥材。華陀的故事在古城傳播千年,影響着一代代的亳州人,也為亳州開創了藥香滿街的歷史。明清時期,亳州中藥材種植、加工、貿易發展至最鼎盛,成為全國「四大藥都」之一。
即使來到現代,民眾的庭院中都種滿了各式各樣的中草藥。所謂「藥食同源」,人們明白藥補不如食補的養生之法,在亳州人家的餐桌上,總有幾道滋補調養的菜式。
伴隨改革開放,亳州藥商把握機遇做買賣,構建起一個以亳州為中心的中藥材貿易網絡。不少藥商又順應中醫藥發展趨勢,轉型現代化中藥飲片加工,現已形成全國最大的中藥飲片加工產業集群。
新冠疫情爆發,中醫藥在國內以至全球疫情防控都發揮重要角色,亳州都積極參與。舉個例子,當地藥廠的中藥配方顆粒,在歐盟和瑞士等地銷售了約20萬份。
亳州正打造「世界中醫藥之都」,加快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規劃到2030年形成完善支撐體系,產業規模突破35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