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祥:回歸以來5任總理
香港回歸以來,有4位總理處理過香港問題。香港人對回歸後幾任總理印象不壞,皆因他們的作風都傾向務實,而且總理多處理經濟民生政策,較少涉及政治和意識形態,較容易令人受落。新上任的李強會是什麼樣的總理?
這篇文章見報時,李克強已經成為前總理。香港回歸以來,有4位總理處理過香港問題,現任的李強是第5位。
今年人大政協兩會是換屆年,如果按舊規矩,中央領導每兩任,即10年就來一次大換班,今年習近平、李克強都應該任滿離開權力中心;但今屆兩會,習連任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繼續掌握最高權力,而總理李克強就徹底退出,不再出掌任何中央領導職務。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時,時任總理李鵬在「慶祝香港回歸招待會」上發表講話,指「香港特別行政區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而總理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最高負責人。換句話說,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應該直接向總理負責。但由於香港問題特殊,與總理同期出任國家主席和黨總書記的最高領導人,都會直接過問香港事務;然而正規的工作關係,仍然是香港特區政府跟相關的國務院部門對接,是政府對政府的關係。
今年兩會結束 新權力格局盡現眼前
不過,隨着近10年中南海的權力結構轉變,「黨強政弱」,黨務系統的權力不斷膨脹,國務院有逐漸演變為執行機構之勢,特區政府在日常作業上仍會跟國務院系統的部委打交道,但更重要的是「緊跟」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免走偏了方向。具體來說,多讀中共二十大報告和黨的文件,比讀政府工作報告更能把握住中央精神!
國務院總理提交的政府工作報告,主要是回顧並總結上一年的政府工作、基本經濟指標的完成情况、當年工作任務、外交和國際形勢等內容。每年兩會,總理都會提交政府工作報告,之後又有中外記者會,總理的答問除了關乎國家大政,通常也會表露出他們的個人風格。然而今年兩會結束的焦點在習近平主席講話,李強的總理記者會近乎聊備一格,新的權力格局已經盡現眼前!
香港回歸以來,第一位處理香港事務的總理是李鵬。香港人對李鵬印象欠佳,但他主理香港的時間不足一年,在1998年3月就告離任(李鵬的總理任期由1987年11月任代總理開始)。
李鵬任內關於香港問題最主要工作是處理香港回歸,他在1997年7月1日慶祝回歸招待會上的講話,特別指出「中央各部門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相應的部門之間不存在行政隸屬關係」。如今看來,這一條是否仍然存在?有沒有變形走樣?
重溫朱鎔基講話 一番滋味在心頭
接任李鵬的是朱鎔基,任期由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香港人普遍對朱鎔基印象甚佳,除了他個人風格獨特、敢言,具備特殊的領袖魅力,也因為他特別撐香港!
2019年10月當香港陷入一片混亂、人心惶惶之際,網絡上瘋傳一段朱鎔基講話的舊片段。他是這樣說的:「如果香港搞不好,不但你們(港府官員)有責任,我們(中央政府)也有責任……香港回歸祖國了,如果在我們手裏搞壞了,那我(中央政府)豈不成了民族罪人?」這段話是2002年11月19日朱鎔基訪港,在禮賓府出席宴會時的講話。於2019年重溫,確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更令人感慨的是,這種出自中央大員之口的肺腑之言,相信已成絕響!
朱鎔基之後接任總理的是溫家寶,任期由2003年3月到2013年3月。溫家寶沒有朱鎔基的強勢作風,但平和而有親和力的姿態,卻令大部分港人受落。香港民意研究所今年2月7日發布的「兩岸政治人物民望」調查,港人最熟悉的兩岸領導人之中,以支持度排名,朱鎔基名列榜首,接着是溫家寶、胡錦濤、李克強和習近平。前5名之中,有3人是國務院總理。
溫家寶談香港民主發展 令人印象深刻
溫家寶最令港人留下印象的一次講話,也許應數2010年3月15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時記者會上的答問。溫家寶首次提出香港的深層次矛盾有5個方面:一是社會的,要改善民生、發展教育;第二是政治的,要包容共濟、凝聚共識和團結一致;第三至第五點是經濟方面的,包括要發揮現有優勢以鞏固香港國際中心地位、發展優勢產業,及利用毗鄰優勢與內地和珠三角加強聯繫。這應是至今為止,中央領導人對香港深層次矛盾最具體、最全面且詳盡的論述。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以下一段:「香港今後不僅在經濟上還有很大的發展,而且還會按照《基本法》的規定,循序漸進地發展民主政治。」中央領導人談香港民主發展,也是久違一段長時間了。
李克強務實貼地 比前任絕不遜色
溫家寶之後接任的是李克強,任期由2013年3月至2023年3月。評論多稱李克強為「最弱勢總理」,然而他對大陸經濟問題有相當的洞見,也有很務實、很貼地的主張,比起其他幾任,李克強絕不遜色。
在落任前,李克強於去年12月22日接見了赴京述職的行政長官李家超,其中較引人注意的是,李克強特別強調香港的國際化優勢:「按照國家所需,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過程中,更加充分地發揮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獨特優勢,尤其是要繼續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你們要繼續打造國際科技中心……擴大你們高水平開放。」
這番話沒有什麼重大信息,但特別強調香港未來的工作要偏向保持香港的國際地位,相信是要向外界表明,在香港實施《港區國安法》之後,也許有意見認為香港的國際地位有所動搖,唯中央政府重申香港的國際地位重要,且要發揮更大作用。
香港人對回歸後幾任總理印象不壞(李鵬除外),皆因他們的作風都傾向務實,而且總理多處理經濟民生政策,較少涉及政治和意識形態,較容易令人受落。而談及香港問題時,朱鎔基、溫家寶、李克強皆有非常肯定及推崇香港的說法,令人覺得他們知香港、撐香港,也明白香港對國家的特殊和重要作用。
剛從總理位置落任的李克強對大陸經濟認識極深,且有自己的明確主張,他上任之初曾主持兩堂「經濟公開課」,內地共產黨員網推崇「他(李克強)改變的是領導講話『官八股』的毛病,他提倡的是『接地氣』通俗易懂的語言」。可惜在該網上列出有關李克強講課的「媒體評論」中,有好幾篇都只得題目,內容已「被消失」。人去茶涼,令人唏噓。
國際經濟界曾經把李克強掌管大陸經濟的思路概括為「李克強經濟學」,其主要主張是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槓桿化,以及結構改革。上任之初,李克強面對的局面是2008年政府為應對金融海嘯推出4萬億人民幣刺激經濟措施,即所謂「大水漫灌」,結果導致房地產過熱、大量投資造成嚴重浪費,必須對症下藥處理。而李克強當年的「藥方」,可說是正路而且及時。
「李克強經濟學」還注重經濟結構升級和轉型、加強創新能力、加大對戰略新興產業的支持,這些主張到現在已成為內地經濟發展的主流觀點。此外,他力主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互聯網+」,都是乘着數碼經濟大潮提倡的方略,現在同樣於大陸落地生根。他也主張過「地攤經濟」,雖然最後無聲無息,惟當時針對疫情下疲弱的經濟,擺地攤是民眾自救謀生的一條出路,儘管未能廣泛推行,但亦顯出他務實接地氣的一面。
處當下百年變局 期待李強提出對策
在強人政治的現實下,李克強在總理位置上致力保經濟、保就業,堅持推進市場化改革。此外,他又決定對進口抗癌藥實施零關稅,並鼓勵創新藥進口。2016 年他走入太原棚戶區探訪,聲言要解決棚戶的居住條件。這些都是為民解困的工作,為這位「弱勢總理」添上一點人情味及人性化色彩。
新上任的李強會是什麼樣的總理?中美對抗、俄烏戰局、全球生產鏈大重組,對中國來說都是重重挑戰。新官上任三把火,李強會提出什麼對策應付當下百年未見的變局,很多人都在期待答案。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