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偉:重振經濟--多研究些問題 少談些主義

2023-04-03
王向偉
《南華早報》前總編輯
 
AAA

WhatsApp Image 2023-04-03 at 15.38.11 (1).jpeg

熬過了近三年的疫情封關之後,在與西方國家地緣政治關係日漸升級之時,中國經濟是否已重回正軌呢?

對外國意見領袖及跨國公司行政總裁而言,這個問題至關重要,事關「錢途」。去年12月,中國突然間放開了疫情防控措施,並於3月初選舉產生了新一屆政府。在此之時,外國投資者上周親赴北京和海南實地考察,以便更好地把脈中國的未來走向。

顯然,中國領導人對這個利害關係瞭然於胸。新任國務院總理李強向外國投資者保證,「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國都將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新任常務副總理丁薛祥也表示,改革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是不可或缺的,就像人類要吃飯、喝水、呼吸和睡覺一樣。商務部長王文濤也表示,在華外國企業不是外來客,而是一家人。

中國正張開雙臂歡迎外國企業家和投資者,但未能消除他們心中的疑慮。中國官員反覆強調,實行了40多年的對外開放政策不會改變,但這本身就證明外國投資者對華心態已發生了變化。

這次中國領導人是認真的嗎?多位外國公司高層也這樣問我。畢竟,過去十年,中國一直公開承諾將「堅定不移」地堅持改革開放,但事實上卻在開倒車,重心也轉向了國內。

在國內,極左民族主義勢力抬頭,支持對民營經濟長達兩年之久的打壓式監管,其結果嚴重挫傷了經濟信心。在國際上,中國強硬的外交政策,以及在人權和台灣等一系列問題上與美國的口水戰,加劇了外國投資者的擔憂之心。更為糟糕的是,新冠清零政策抑制了消費需求,擾亂了供應鏈,削弱了人們的預期。

然而,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領導人這次是認真的。

在中國經濟復甦艱難之時,領導層也必須轉變態度。去年中國經濟增速為3%,而今年設定的增長目標是「5%左右」。但如果沒有民營經濟和外國企業的全力支持,中國將難以實現這一目標。

在中國,民營經濟貢獻約50%的稅收和60%的國內生產總值,提供80%的城鎮就業。民營經濟僱工規模為4億多人。在青年失業率高達兩位數之時,政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民營經濟的支持,幫助吸納今年多達1200萬新增求職者。

3月初就任總理之職以來,李強已明確表示將致力於重振經濟。憑藉他在浙江和江蘇兩個民營企業高度發達省份的工作經歷,他明確表示支持私營企業,承諾對所有企業都一視同仁。

不無巧合的是,在從公眾視野消失一年多之後,電商巨頭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馬雲此時選擇了回國。在2020年一次演講中公開批評中國金融監管機構之後,馬雲幾乎沒有再出現在公眾視野之中,近一年多,更是旅居海外。

國際商界人士看來,馬雲從公眾視野消失,是中國不再善待民營經濟的信號。據報道,這次李強總理親自出馬游說馬雲,因為他堅信馬雲回國有助於提振企業家信心,給外國投資者吃下定心丸。

shutterstock_535255936.jpg

阿里巴巴股價上漲,表明投資者歡迎馬雲回國,並把這件事視作一個積極信號。但中國政府必須採取更多措施,才能讓惴惴不安的企業家安心。

例如,中國官員一直表示,對教育、房地產到網絡平台等民營企業打壓式監管行動已經結束,但相關規定未見任何改變。此外,對私營企業家及其商業利益的法律保護,依然是企業家最為擔憂的事之一。

譬如,今年2月份,華興資本公告稱董事長包凡失聯。大約10天之後,公司才證實包凡是在配合官方進行調查。但時至今已過去近兩個月了,官方依然沒有透露調查細節及包凡的下落。

有跡象表明,政府在考慮採取更多措施,以緩解和消除企業家對中國法律和投資環境的擔憂。3月28日,海南省政府落實規定,要求司法機關對涉案民營企業家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訴的不訴、能不判實刑的不判實刑。對海南省這一規定的影響和意義,在網上引發了一場爭論。

有評論人士指出,早在2019年,時任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也發出過類似的呼籲,但仍未避免包凡失聯事件的發生。也有評論員認為,海南實施的指引可能是北京為企業家提供更好法律保護的一個信號。另有評論人士認為,民營經濟人士不需要什麼特殊待遇,真正需要的是一個透明公平的環境,一個人身和財產權利得到保護的環境。

同一天,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也宣布,將打擊詆毀企業家及其企業的惡意網絡評論,這也是民營企業擔心的主要問題之一。過去幾年裡,極左分子打着愛國主義和忠於共產主義理想的幌子,對民營企業和企業家進行惡意攻擊。

或許,中國領導人終於意識到,極左勢力的抬頭是重振經濟的最大威脅。此時我也想起了100多年前中國哲學家胡適的那句名言,「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香港中文大學藍饒富暨藍凱麗經濟學講座教授劉遵義,今年 12月19日出席香港中國金融協會活動並發表演說。

    劉遵義  20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