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蘅:長者乘車確宜加至3元
長者2元乘車優惠降低門檻至六十歲後,受惠的長者多了,卻帶來庫房不勝負荷的隱憂,議員及前高官均開聲尋求解決方法。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提出將長者乘車費由2元增至3元,立法會議員陳健波提出限制使用次數,都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值得研究。
長者2元乘車優惠自2012年起執行,讓所有65歲以上人士及合資格殘疾人士以每程2元優惠價乘搭公交工具,優惠範圍多番擴大之外,2020年且把長者年齡覆蓋範圍擴至60歲以上,令受惠群體增加至超過100萬人,公帑補貼愈來愈多,由最初每年花費約5億元,到去年增至逾30億元,有議員更擔心很快就100億。新冠疫情令特區政府面對赤字,經濟至今未完全恢復,未來的社福開支卻將隨老齡化增加,如果不加控制,將成無底深潭,破壞《基本法》量入為出的理財原則。
有人認為,與其他地區比較,香港的長者福利顯得遜色,以交通優惠為例,內地長者乘搭公交根本不用花錢,香港還要花兩塊錢,已顯得政府小氣,若要加到3元,未免苛待長者。在此,筆者想指出的是,每個地方的財務狀況不同、社會結構不同,別的地方的政策可以拿來參考,但必須因地制宜,不是甚麼都從別處照搬就好。香港奉行低稅制,已決定不能成為福利社會,近年各方面福利其實較舊時已有改善,但稅制不變,蒙受福利的人日增,錢從何來?故此,不能說內地長者乘公交不用花錢,香港就要跟隨,香港有香港的限制。
長者乘車費由2元增至3元,多了1元,其實不是很多,是可負擔的,對長者出行意欲影響不大。乘車優惠的門檻降低到60歲,立意是希望活動力尚好,但經濟能力卻不及往昔的長者能多出來活動,但這明顯增加了庫房的負擔。如果每個受惠者能多花1元,就能分擔這額外的開銷,卻令更多的人享受優惠,故此,很值得考慮。尤其是,以香港的人口結構,享受長者乘車優惠的人口逐年增加,在可承受的範圍,每人少受一點補貼,結果會是皆大歡喜。
限制每日使用次數也是合情合理的做法。乘車優惠的原意是鼓勵長者多點外出活動,但有人每天竟使用十幾次,肯定存在濫用,且有出租長者八達通的情況,這就令不應花的錢花了出去,實應杜絕。據了解,不少長者為圖方便,即使不用過海,也乘搭較貴的過海巴,這方面是較難處理的,只能希望長者自覺,但每天使用十幾次優惠則明顯較易監察,政府根據數據釐訂每日使用次數,實是應有之義。
然而,建議在費用上作出調節,鼓勵長者在非繁忙時間出行,這方面則大可不必。一來,按一般長者的心理,本也不願繁忙時間跟人擠,二來,去醫院、診所應診等事務有時難以避開繁忙時段,增加了管制,醫院、診所會難以配合。我們要管制公帑的使用,但亦秉持應管則管的原則,不是事事都管。
總之,福利要恰到好處。有人說,任何福利都要花錢,怕花錢就索性不要福利。這種態度並不正確。同樣,為求節省,動輒規限,也不可取。我們要那麼多高官、議員,就是要他們幫忙衡量一下,哪裏應該花錢,哪裏應該節省。長者乘車優惠有存在的價值,但具體如何實行,還須因時制宜。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