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ry:「宏觀」創投神話與「微觀」創投管治

2016-11-07
Harry
香港媒體人
 
AAA

 生產力促進局_互聯網.jpg

生產力促進局開發的電動巴士和圖像處理實時監察電動車充電泊位系統方案,都是一些本地創科嘗試。(圖:互聯網)

放眼全球,正值企業莫財、社會悲觀情緒彌漫之時,劉遵義教授早前建議政府鼓勵私人企業增加研發開支、促進初創企業上市募股或收購兼併、吸引更多國際企業總部落戶香港、提升國際專業服務。這個建議來得及時,然而政府近幾年高喊創投神話的時候,屢屢發現成效不彰、缺乏民意支持。究其原因,政策制訂者沒有採取微觀角度,業界缺乏支援、社會沒有共識和認知,令創投成為畏途。

若要列舉最令創投社區不快不解的事情,不得不提初創企業在香港銀行開戶遇上諸多困難。

今年六月,金管局《匯思》專欄探討了這個問題,提出當局應與業界加強交流,落實友善措施,在金融合規與商貿機遇取得適當平衡。創投口號是沒有成本的,但說到具體落實,我們只見大勢,忽略了在地支援,錯失很多機遇。商學院有一條「80/20」法則,謂百分之八十的成果來自百分之二十的原因。金管局又指,有百分之十的開戶申請被拒。換句話,香港創投就可能輸在這個關節上,這十個百仙的失敗個案,很可能是十年後的創投鉅子。

創投不一定發生在中環金融街、大埔科學園,座落於繁華鬧市的九龍塘生產力促進局總是默默為業界提供專業顧問服務,支援工商各界提升效率。例如生產力局開發的電動巴士和圖像處理實時監察電動車充電泊位系統方案,都是一些本地創科嘗試,值得社會認同和加持。政府常常把連接世界掛在口邊,但人民不禁要問:我們有沒有充分利用目前的平台呢? 我們有沒有一套有效的渠道把理念轉化成商業應用和城市規劃呢? 

社會對創科沒有ownership,自然對政府政策產生懷疑,繼而否定。這個道理套用在其他政策範疇,都是一樣。社會發展是理性和熱情的結合物,人心問題是整個創新政策的核心。創新不難,但要社會持續地投放資源,是既講心又講金。彼岸的新加坡創投工作做得有聲有色,尚且有國防和人口老化的舉國共識,香港缺的又是甚麼呢? 

「八達通」在香港廣泛應用就是一個好例子:在各種因素配合下,例如輔幣短缺、通勤習慣出現質變量變、幾所公共交通營辦商把握了機會窗口,在本土取得初步成績,並成為國際成功案例。官產學研未必需要高速的增長,卻要一點一點開創未來,讓社會對未來有一份ownership 和commitment ,兼且做好政策執行,才能搞好創投中心。

 

此欄文章的觀點均來自作者,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