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膺本港排名最高智庫
據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編制的排名, 2016 年有 5 間香港智庫躋身本地區前 90 強,較前年增加 2 間。
排名最高的團結香港基金名列第 60 ,這間年輕的公共政策研究機構由前特首董建華先生籌建。
這個排行榜涵蓋的智庫包括中國、印度、日本和韓國等,其餘 4 間香港上榜機構是:獅子山學會( 67 )、思匯政策研究所( 70 )、香港政策研究所( 77 )和香港大學下屬的香港經濟研究中心( 86 )。
約 7500 名政策制定者、專家和記者進行提名,為全球約 6800 間智庫評分。 評判標準包括報告質素,及其連繫政策制定者和公眾的能力。
董先生的基金創立於 2014 年年底,並於 2015 年出版首份報告,因此合資格參與 2016 年度排名。
在 2015 年報告中,信奉自由市場的獅子山學會排名本地區第 64 。 由香港前立法會主席曾鈺成任副主席的香港政策研究所排名第65。
據 2016 年報告,全球共有 6846 間智庫。 其中,美國智庫最多,達1835間。 中國內地智庫達435間,英國為288間。
香港共有智庫 30 間,新加坡 12 間,韓國 35 間,而日本有 109 間。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蟬聯全球智庫排名第一,英國皇間國際事務研究名列第二,和 2015 年排名相同。 而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則從2015年的第16名躍居第三。
這個每年一度的智庫排名榜,至今已有十年歷史。
香港政策研究所董事兼行政總裁馮可強表示,香港缺乏「公共政策研究文化」是這一行業發展的困難所在。
「在美國等國間,企業傾向委託智庫進行研究,並借此游說議員或官員以獲得政策支援。 但在香港,企業大亨只需給政府打個電話表達自己看法就行。」
他還表示,缺乏資源也是問題之一。
「小型智庫為了維持下去,往往不得不從政黨,甚至區議會那裡尋求工作。 」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幹事黃元山表示,由於其創辦人的特殊身份,該基金相較於其他本地智庫確實具有優勢。
「董先生是前特首,令我們更容易吸引人才和接觸政府官員。」
他補充,為了應對快速變化的民情,團結香港基金採取所謂的「自下而上」模式,以更多接觸非專業人士來感受公眾脈搏,亦更多使用社交媒體作為交流手段。
黃元山說,「如今,光靠案頭研究,或專家討論已經不足以產生高質素研究了。」
為了加強網上推廣,團結香港基金旗下政策研究院(黃兼任主管)去年成立facebook專頁。
團結香港基金迄今已發佈了 8 份研究報告,內容涵蓋土地和房屋、經濟發展、社會創新、科技創新和老齡化社會。
文章翻譯自《南華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