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海瑞:特朗普若打擊中國 最大受害人將是美國工人
在競選期間,特朗普的外交政策綱領明顯缺少細節,但有一個顯而易見的例外,那就是中國注定無疑是邪惡的。特朗普先生稱中國是偷走就業機會的賊,為扶持出口操縱本國貨幣,自私地利用雙邊貿易安排超越美方競爭對手。特朗普用他標誌性的委婉與思考風格批評美國的前任總統允許中國“強暴”美國,進行“世界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盜竊”。特朗普表示,美國工人階級衰落,許多國家應當受指責,但中國是它們中間的主犯。
假設中國不再存在,那麼對美國藍領工作職位的主要威脅其實是來自國內,而不是國外。但按特朗普總統的一貫口吻,他承諾要打一場過時的戰爭,所使用的武器為盟友帶來的殺傷力,與給他的假想敵帶來的傷害不相上下。
雖然曾經一度,工廠就業職位確實轉移到了中國(比如上世紀90年代末到本世紀初),但多數經濟學家都同意這種狀況已不復存在。長期以來,自動化才是並將繼續是美國藍領工人的真正威脅。中國工廠工人的工資近年迅速上漲,如今已經是亞洲最高,以至於中國企業現在要到亞洲其他地方尋找更便宜的勞動力。中國貨幣一度可能被低估,但現在已經穩定在中國央行要去努力支撐它的水平。
美中經濟關係需要糾正,但在高端製造業和高技術部門,中國或許在將來才會構成超越我們的威脅。特朗普總統所針對的問題是錯的:固然可以把中國當成反派角色,但它不再與之有巨大的關聯。
特朗普政府認定中國是導致工人階級困頓的罪魁禍首,但這位總統的所作所為,對他宣稱要保護的一群人來說,作用可能適得其反。特朗普提出對中國徵收45%、對墨西哥(是威脅排第二的壞蛋)徵收20%的關稅,但他似乎沒考慮到這麼做的效應。這種激進的新貿易政策必定招致報復,而在美國人當中,首當其衝的將是眾多藍領工人。美國農民20%的收入靠出口,僅對中國的農產品出口過去十年就翻了一番。在總統威脅用他們的生計去冒險的同時,美國農民被逼入了牆角。去年全美農業收入已經下降15%,降到“大衰退”以來的最低水平。
工廠工人也好不到哪去。現代製造業美國最有代表性,也就是說,在很多領域它很先進,依賴著遍布全球的成千上萬家公司供應鏈。特朗普政府提出徵收大規模懲罰性關稅,將使這些複雜的工業網陷入混亂。航空航天業就是一個例子:波音公司的商用飛機業務是1.3萬家公司和150萬就業職位組成的國內供應鏈中心,但是現代客機有600萬個部件,它不能全靠這1.3萬家美國公司,更多是要依靠海外。如果這些進口部件因為一場不理智的貿易戰變得更昂貴,波音的低利潤業務就會受客戶排擠,美國就會失掉就業機會。
事實上,美國同中國未來的經濟競爭並不在工廠和農田,而在於軟件和先進技術。在這些領域,特朗普政府提出的魯莽關稅手段不僅派不上用場,反而會極大損害美國的競爭力。保護美國知識產權,擴大美國公司的市場准入,才是政府首先應該考慮的事。數十億美元商業機密和先進研究的失竊或許歸咎於中國的網絡攻擊,但長期來看,美國經濟需要更多的威懾和對防守能力的投資來止血。短期看,美國公司被中國新興產業拒之門外,正蒙受巨大損失,而中國公司在美國可以自由進入這些產業。在中國的美國商會發現,80%在華經營的企業感覺不如以前受歡迎,其中絕大多數企業對市場准入狀況很快會有轉機鮮少或者完全沒有信心。
對於這些問題,特朗普政府會直截了當進行攻擊。但恰當的戰略威懾需要精心校對與籌劃,政府可以制定更多刺激措施,鼓勵私人部門進行普遍的網絡安全基礎投資。政府還應將關稅大棒換成市場准入利刃,按照美國公司在中國所受的限制,同樣限制中國公司在美國的活動。有了正確的戰略,美國將不僅準備好與中國進行21世紀的創造就業與創新競爭,還可以避免不分青紅皂白的貿易戰帶來最糟的附帶損失。
不幸的是,這種貿易戰言論已經產生了附帶傷害。由於政策的不穩定,許多小企業已經推遲在中國的擴張計劃。如果對報復性關稅的恐懼繼續存在,那些打算擴張的企業就會把它們的創意與技術許可交給外國公司,而不是在本地生產或直接把它們賣給中國。其結果將是美國不會有新工作,只剩下美元和人民幣在公司銀行賬戶間轉來轉去。這可不是什麼讓美國再次偉大的願景。
文章觀點來自作者,不代表本網立場。
原文刊於「中美聚焦」:原題為《特朗普的政策將兩敗俱傷》
http://cn.chinausfocus.com/foreign-policy/20170301/13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