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慶成:對「習特會」的四大預測
習近平與特朗普即將會面。(新華社資料圖片)
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4月6至7日訪問美國,與年初才上任的美國總統特朗普首次會晤。中美作為當今全球兩個最具影響力的大國,這次為期只有兩天的「習特會」能夠達成什麼共識,舉世矚目,亦成為了外界觀察未來五年中美關係好壞的一個重要指標,意義不言而喻。
「習特會」作為今年至今最重要的一件國際大事,仍然值得我們作一個前瞻性的預測。筆者甘願冒著被嘲笑為「燈神」的風險,對「習特會」作出以下四大預測。
一,會談前:兩國關係和諧穩定
國家元首掌握著國家權力,他們直接交談,大致上有助雙方建立良好的私人關係,進而增強國家間的相互諒解。習特二人這次選擇在私人別墅會面,顯示大家都希望利用這種氣氛輕鬆的非正式雙邊會談,建立友好的私人關係,確定兩國雙邊關係發展的基調和方向。由此推斷,在「習特會」前夕的這一段日子,中美兩國都會努力克制,少出台負面的政策,竭盡所能保持兩國關係和諧,為會晤創造良好環境。
二,會面:略有成果
中國外交思維有一個鮮明的特色,就是在維護國家利益時,特別要求滿足自身的面子。在這次會面中,中國政府特別渴望能夠達成某些成果,好讓千里迢迢訪美的習近平臉面有光。而特朗普這位低票當選的美國新任總統,也希望在會面中獲得習近平承諾,協助美國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加速美國經濟回升。
不消說,目前中美兩國在多個議題如北韓核試、南韓部署「薩德」反導彈系統、南海等問題上的分歧相當大,要在任何一項取得重大突破殊不容易。不過,雙方都強烈抱有合作及有求於對方的意願,這次中美首腦會面未必可以取得實質成果,但亦有可能會達成一些抽象廣泛的共識和聲明,以便兩國領導人可以向國人交代這是自己外交的一場勝利。
三,會面後:關係下滑
如上所述,中美兩國都希望為「習特會」營造良好氛圍,在會面前保持高度冷靜和克制,各自把一些敏感話題壓住。但雙方在很多問題上的分歧和矛盾並沒有因此得到根本性的解決。兩國首腦會談後,暫時被壓下的問題很快又會浮現,令中美兩國再次陷入新一輪的衝突,雙邊關係下降。
譬如,美國政府早前已放風將在「習特會」後向台灣軍售,此舉除了會引起中方強烈不滿,也會採取一定的反制措施。據筆者從外交圈獲得的消息,中國政府可能會和一些台灣有邦交關係的拉丁美洲國家建交。
四,長期:維持非友非敵關係
蘇聯解體後,中美關係頓時變成了崛起國與霸權國之間的關係。中國作為新崛起的大國,必然會挑戰現存霸權美國,在原有國際體系中謀求符合自身實力的地位;而美國也必然會回應這種威脅,處處壓抑中國,以免超越自己。這個深層次的結構性格局一日未有改變,意味著中美兩國仍會不時出現摩擦和衝突。
但在另一邊廂,中美關係又不似昔日的蘇美關係。正如中國外交部所說,目前中美經貿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已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這將會促使雙方盡量保持克制,通過對話妥善處理兩國之間的摩擦,防止衝突蔓延和升級。換言之,「習特會」的成果無論是大還是小,都只能發揮短暫的作用。中美兩國在未來仍會繼續保持以往非友非敵的關係。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