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ry:選戰年輕化 建制泛民準備好新舊交替嗎?

2017-04-06
Harry
香港媒體人
 
AAA

dc1.jpg
政黨需加緊培育新血,多派年輕人出選區議會。(大公報資料圖片)

特首選舉塵埃落定,林鄭月娥取得西環賽前預測上限的777票當選。選舉工程創新的曾俊華雖然落敗,但他和政治幕僚實際上已經為香港政治格局帶來一些結構轉變。最重要的是,他、支持者和不少核心成員,可望帶來政界年輕化的浪潮,政黨如新民黨、民主思路和民主黨與曾俊華的理念和政治光譜最接近。筆者相信即使曾俊華選擇退隱幾年,只要他願意為一些年輕政黨人員站台,出席一些論壇和地區探訪,受惠的最終還是廣大市民。 

在參選期間,曾俊華重用年輕人的競選團隊,又擅用年輕人的對話方式,頻頻於社交媒體透過相片﹑短片﹑直播等宣揚理念。林鄭月娥至選舉中期都不得不開設Facebook,競選團隊任用更多年輕人。雙方的公關團隊在網戰文宣工作上短兵相接,其實是好事。正如曾俊華首席政治幕僚羅永聰所說,他們提高了日後政治人物參選的門檻。年輕化的風潮相信會在其他選舉反映,接着2019年的區議會選舉正是年輕政界人物角力的戰場。 

泛民若要繼續守著地盤,推動民主發展,應該好好利用區選,利用這股團結和和諧的力量來推出新的地方行政。上一次區議員,不少資深議員被泛民新丁擊敗,可見選民希望求變,希望換上新面孔。有傳言中聯辦工作部在上屆統籌建制派出戰時,曾力勸部分政黨的年長區議員換人,但部分資深區議員堅持出選以致落敗。

有時候旁聽區議會會議,確實感到好像去了老人院的感覺。各陣營假如利用這兩年好好養兵,屆時派出35歲﹑甚至30歲以下年青人出選,找出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做到真正年輕化,好處其實多的是。 

跟不少年長建制派元老一樣﹑甚至部份泛民的保守大老,不少已上岸,有樓收租﹑衣食無憂的中年老年從政者都是抱著遊戲人間的心態,年輕從政者的最大分別是對社會政策和民生更為有切身體會。這些年青人即使政治立場不同,對民生問題必然是立場相近的,屆時所謂「全部都是自己人」,更能團結一致推動社會各項民生政策的改革,包括最迫切的年輕人住屋問題。 

建制派雖然一向資源充足,但運作官僚化,而且階級分明,決策往往由最高層決定,以致創新意念不足,無法追上時代步伐,突破點將落在一些新建制領軍人物如田北辰等。 

不論泛民及建制都應加緊重點培育一些新血,讓他們做好地區工作,參考今次特首選戰的文宣和政治公關手法,積極與網民互動。政壇出現世代交替已經事在必行,希望跨黨派能勇於擔起這個催化劑角色,好好準備投身未來的立會補選,區議會,立法會和2022年的選委戰。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劉業強希望各位市民特別是鄉郊居民,能夠在12月10日星期日的區議會選舉中把握手上的一票,投選心儀的候選人。

    劉業強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