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如何看香港被稱文化沙漠?

2017-04-19
 
AAA

18010633_400609053656008_5462220576271828429_n.jpg

莫言,原名管謨業,山東高密人,1955年生,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跟朋友講起,晚上來聽莫言座談,朋友立即納悶起來。或者受莫言的寫作風格影響,自己最初都抱著「冒險」心態,擔心自己未夠文化修養。
 
莫言是如此形容「作者」,「一定是一位喜歡聽故事的人,喜歡講故事的人,再加鹽添醋,作者就是把這過程用筆寫出來」。
 
莫言絕對是一位出色的講故事者,五分鐘的演說,你絕對能感受到他的幽默。由自己因為被出版社退稿,索性改個筆名莫言;到評論有網絡小說寫出長達500章,「我看時以為完了,還未完,再看下去,我以為要完了,還未完,算了。」聽得在場觀眾笑聲不絕。
 
莫言的作品風格充滿夢幻、荒誕。他亦願意接受新事物。當大家說科技令文學末日,他非但不同意,更願意了解網絡文學,他認為只是一種因應技術的轉變而出現的文學,而且題材更技術化,例如盜墓小說,穿越小說都極具創意。莫言認為娛樂方式多樣化,文學發展方式會不同,只是遇上「高潮低谷」。
 
莫言說得起勁,再次發揮講故事的本色,說現時網絡甚至形成「群體創作」。他道出一段經歷,曾經有位女子稱要在他面前朗讀一篇莫言的作品,讀起來聲情並茂。但莫言聽完,感到莫名其妙,因為完全不是自己作品,他對這名女士指「如果是我寫,該有多好!」
 
莫言著有《紅高粱家族》《酒國》《豐乳肥臀》《檀香刑》《四十一炮》《生死疲勞》《蛙》等長篇小說,《透明的紅蘿蔔》《白狗秋千架》《師傅越來越幽默》等一百多部中短篇小說,並著有多部劇作、散文。
 
寫出眾多出色作品,除了講故事的能力,莫言強調語言技術,人物塑造亦是評核作者資格的準則。他特別指出金庸、西西等香港著名作家就有了不起的成就。他覺得香港絕非文化沙漠,反而是文化綠洲,除了電影、歌曲等文化,流行文學,武俠小說就絕對是中國文化重要組成部份。香港有獨特的地理、語言、歷史及生活環境,自然有自己文學特色,這些文學作品「500年後,仍會顯現香港曾經歷的時光」。至於家長如何在這個年代培育小朋友的閱讀習慣?莫言叮囑大家讀「經典」最為重要。

 

延伸閱讀
  • 在內地,「雲遊長城」數碼平台,以互動遊戲科技,讓長城在雲端得以永久留存,成為最大規模的一次還原人類文化遺產。團結香港基金轄下中國文化研究院與騰訊基金會合作,推出「雲遊長城」香港版,增設粵語旁白及繁體字說明,引入香港的中小學。

    2023-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