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ry:大灣區戰略 能助香港紓困?

2017-05-02
Harry
香港媒體人
 
AAA

brideg1.jpg
日後交通便利,港人於大灣區城市定區及工作並非難事。圖為港珠澳大橋。(新華社)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把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規劃提升至國家發展戰略,正式揭開了未來發展的序幕。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第一個灣區,特區政府亦非常重視並積極配合國策。早前率團到大灣區多個城市考察,如果下屆政府能夠積極籌組立會議員,專業人士和商界人士到大灣區各城市參觀交流,對有關發展也將有很大的幫助。 

各界對此計劃都磨拳擦掌,特首選舉後社會關注經濟發展,加上最近政治爭議性議題較少,也是討論香港在大灣區發展角色的好時機。 

香港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各具不同長處,緊密合作正好能達到優勢互補。香港的區域優勢,開放程度高、與國際社會最為接近。香港的金融體系之發達,亦是短期內其他城市難以超越。可惜香港面對產業單一化問題,這情況自回歸以來已有許多人關注,即使政府及社會各界不斷高呼發展科技創新和新型產業,多年來也是進展不大,許多傳統大企業的轉型升級也不成功。 

另一方面,近年廣東、珠三角一帶則發展迅速,深圳經過三十年發展,現時已有一條漁村變成中國一線城市。深圳吸引到不少全國優秀人才到深圳創業,因而創科產業發展迅速。例如近日官員率團參觀的佛山機械人公司,已有力與國際前列企業有業務合作,技術達致國際水平。 

目前國策讓整個大灣區動起來,但仍有許多配套有待解決,例如運輸交通﹑基建,以至會計、金融、法治等方面配合。未來要致力提升區內資金及人流自由流動,航運、海運等都都雖要協調,盡量避免大家互相競爭,建立雙互的溝通機制。不同的經濟體制亦有待接合,這些都有待中央與大灣區各地方政府合力磋商解決。法制也最為關鍵。投資這類新開發區,有一定困難和風險,早年有港商投資內地就因司法問題吃虧,大陸當局宜引入一些香港的法律條件,使港人更有信心。 

最近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只要交通配套發展迅速,香港人可選擇到大灣區的城市居住。此舉短期而言,相信難以吸引港人,主要因來往上班耗時太長。但只要日後交通便利,又或北上有更多適合港人的就業機會,港人於大灣區城市定區及工作並非難事。長遠更可減輕本地住屋短缺﹑職位空缺種類不足的問題。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對香港而言不但是融入內地巨大市場的最佳機會,也是幫助香港擺脫目前困境的最佳機會。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所有愛國愛港者都要深刻認識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這五個字,因為這是贏得我們大灣區戰略優勢的關鍵,只有做到高質量發展,才能增強我們大灣區的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抗風險能力,只有用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才能對沖外部形勢的不確定性,才能助力民族的復興。

    上江南  202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