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宜:特區政府應鼓勵民間培育政治人才
香港近年陷入社會大撕裂的狀況,似乎經特首選舉一役洗禮後,林鄭意圖擺出一副大和解的姿態,究竟香港是否就能憑其一人之力扭轉局勢呢?本人認為在良好的公關以外,能實際推動香港發展更為重要。新特首應該大力發展創科,更要拆牆鬆綁,大力推動香港經濟發展轉型,找回香港以往能發光發亮的方程式。
競選時政綱大賣「同行建共識」 上任初期見新氣象
猶記得林太團隊競選時個個身穿淺藍色T-Shirt,衣衫上印有「同行WeCONNECT」,予人年輕有活力的形象,和林太以往沉實認真的高官形象形成強烈對比,加上由公務員主理的社交媒體平台也重拾水平。
到林鄭月娥主動吸納葉建源建議考慮重新開放公民廣場,皆可見新特首慢慢做到「說得出,做得到」。
同樣,社會和中央都希望政府和泛民和好並建立合作關係,林鄭月娥也拿出誠意,絕對是令社會重新團結起來的一大好消息。
最具體看得到林太謙虛的例子,則是日前首次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時,一改上屆特首居中而站的擺位,重回以往特首站立法會主席之旁去進行答辯的安排,其不喧賓奪主之用心和不卑不亢的態度,在此可見一斑。
競選洗禮是否能令林鄭月娥蛻變成政治強人,一洗香港頹勢呢?
雖然林鄭月娥的姿態是有利香港重新團結上路的,但只憑林鄭一人是否就能扭轉香港乾坤呢?首先,林太自小受英國殖民地式精英教育薰陶,大學畢業便加入殖民地政府成為政務主任。雖然政務主任高高在上,但華人在當時英國人統治的政府內,基本上是沒有話語權的。筆者從友人口中得知,當時的華人官員假如在英國人在席的會議中提出意見,是會被罵的。可想而知,當時訓練出來的政務主任基本上只是優秀的執行者、管理人,絕不是優秀的領袖,更不是高瞻遠矚的政治家。
所以,假如光說林太願意虛心聽取各界意見就能修補香港的社會大撕裂,帶領香港前往堪比近回歸前的光輝歲月,本人則寧抱觀望態度,以免期望愈大,失望愈大。其次,現屆班子換湯不換藥,即使新特首有一番鴻圖大計,假如下面的班子追不上領導的遠見,甚至有意無意拖延工作,屆時香港政府只會變成一個「頭大身細」的紙老虎,虛有其表。
筆者認為民間有不少的團體都一直有培訓政治人才,如青年協會領袖發展中心,莫漢輝和王茂松過去十幾年栽培了無數的大學生,中學生,很多學員在政界、公務員、學界發光發熱。最近民間也有朱兆麟成立的香港政治及管治學院,以及民主思路麥嘉晉夥拍大專院校籌辦政治課程,熱心人士為香港培育人才,政府絕對可以考慮提供場地,民政局提供資源讓有心的年輕人到訪內地和世界不同國家學習,最終為香港籌謀未來。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