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澄:重塑德輔道中 孕育世界級公共空間
團體建議約1.4公里的德輔道中劃為行人專區。(「行德」圖片)
貫穿城市脈膊的德輔道中是香港最繁忙的道路之一,現時有逾七十條巴士線行經德輔道中,加上貨車及私家車流量,運輸署數據顯示由域多利皇后街到畢打街的平均每日交通流量更接近一萬六千架次。於2015年,智庫思匯政策研究所與科大環境研究所發表的《電車沿線PM2.5污染》研究報告更發現德輔道中的PM2.5年平均濃度最高,接近每立方米五十五微克。要改善德輔道中空氣污染及提升行人安全問題,運輸署應對具前膽性及創意的新方案持開放態度,貫徹實踐新政府的「管治新風格」的理念。
政府應與民間團體合作 探索更多可行性
最近,民間團體「行德」發佈德輔道中總體規劃藍圖,當中包括研究項目、社區參與活動和公民社會及企業將參與的籌款計劃。他們指德輔道中,特別是從畢打街到西港城的路段,是香港其中一條最繁忙、污染問題最嚴重及最不便利行人的路段。因此,他們建議將長約1.4公里、介乎西港城至畢打街的德輔道中劃為行人專區,希望改善空氣污染和交通擠塞等問題。未來的行人專用區將會成為舉行展覽和活動的公共空間,亦會設立貨物裝卸時段,以減少對商店和企業的影響。然而,團體早於2000年提出相關類似計劃,當年政府斷然拒絕。如今隨著中環灣仔繞道、沙中線等計劃即將落成,將會為中區交通帶來巨大改變,政府應與民間團體繼續合作,探索更多改善德輔道中的可行性。
推動「可步行性」 創造共贏
「可步行性」(Walkability)的概念是近年興起的規劃概念,即是我們所營造城市環境的便利行人程度。要量化便利行人程度,有外國規劃師提出以有效(useful)、安全(safe)、舒適(comfortable)及有趣(interesting)四方面衡量步行環境優劣。他們不希望將道路與街道僅視為人、車流動的空間,反而希望連結兩者,塑造社會共贏的公共空間。將道路改變為公共空間的外國例子比比皆是,政府可參考改建成休憩用地的首爾的清溪高架道路及美國紐約一條由空中廢置鐵路The High Line改造的空中公園,從中汲取經驗,在香港推動可步行性的發展,為冷冰冰的街道注入活力,讓污染物遠離街道隨風而逝,完善香港的行人網絡。
應多鼓勵由下而上的民間規劃
「行德」的整個規劃藍圖從籌款、技術性研究、遊說區議會支持及推行公眾參與,均由民間團體負責,可謂理性務實推動社會改革的典範。政府絕對應多鼓勵由下而上的民間規劃,推動公民以客觀理性的方法參與社會改革,而非動輒上街抗議,只作展現立場而沒有改革建議的活動。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