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芷楓:生涯規劃困難重重 教育局宜反思成效

2017-09-20
林芷楓
教育顧問
 
AAA

LIFE1.jpg
(文匯報資料圖片)

校園鐘聲剛響,不少老師隨即向我大吐苦水,指近年教育局推行學生要做好「生涯規劃」,大大加重他們的負擔,並發現執行起來困難重重。筆者嘗試拋磚引玉,提出一些角度,看看是否給予不同學校參考一下。 

「生涯規劃」的意義 

有不少意見指,「生涯規劃」的難度在於時代的制肘。步進二十一世紀,隨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令世上萬事萬物瞬息萬變,而人面對的環境變化及社會制度,根本反應不及,即使打算周到亦計劃不似如期。舉例說,今天學生指出想做電腦程式員,原來過多十年,或許「打code」、「寫app」已遭人工智能、機械人取代了。 

為師者也可能因機緣巧合,誤打誤撞做了老師,憑什麼教導學生預測未來需要,又有甚麼行業不被淘汰,那麼談「生涯規劃」卻沒有什麼意義。 

這種觀點或許過於悲觀。時代發展或會令「生涯規劃」出現偏差,但我們不應因「規劃不了」而「不作任何規劃」。放諸生活,我們也會為一個遠方的旅行、日常的工作規劃目標,或是制定一個時間表判斷緩急先後。規劃的本質,或多或少,讓學生可以思考一下如果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安排自己選科、入大學事宜。就像我們入讀小學時,也會寫一篇「我的志願」一樣,長大過後,或會嘲笑當初的思想是何其幼稚,不過大家也會覺得此是一個自我認識的過程。 

微調「生涯規劃」重視探索過程 

現時的「生涯規劃」,或許側重過多於職業探索。然而,回顧西方教育制度的文獻,「生涯規劃」絕對是一個令事業發展及事業輔導更「整全」的觀念。故此在學校實際的操作,除了談職業外,人生的其他部份包括,正業、副業、人際關係、興趣,統統都是「生涯規劃」的範圍。而上述的幾個範疇,在現時的教育制度中,比重並不是十分明顯,但卻在每個人的生命扮演重要角色。 

在香港教育制度,學生大多數時間並不全情投入課堂教學,只想儘快得到「答案」應付考試,並不重視是否真正學習。每個人的「生涯規劃」不盡相同,沒有標準答案。筆者明白老師的困難,因此大膽建議教育局的同仁,嘗試視「生涯規劃」為一種「探索的過程」。即是,老師與學生教學相長,一同探討站在人生交叉點上,何去何從,假設自己在選科入大學、戀愛婚姻、認識朋友的價值觀等認真思考,相信對同學將來的處事態度、反思能力及價值判斷必定獲益匪淺。 

儘管推行生涯規劃的挑戰難免,但本身計劃的態度正是要鼓勵各位朋友,把握對生命、行使活出真我的權利。不少教育工作者曾說過,教育最大的樂趣,就是以生命影響生命。「生涯規劃」令學生帶著不同的人生問號,走進自己的生命。至於是否在此刻得到答案,對於學生這一刻而言,並不是那麼重要。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職專教育的彈性學習方式則有效發掘青年的興趣和潛力,更可令青年了解有何產業適合自己專長發展,但鑑於社會、學校和家庭的壓力影響,最終放棄選讀職專教育,錯過發展自己潛能的機會,繼續接受不適合自己的應試教育,局限自己的發展空間。

    陳麗紅  202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