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ry:為什麼生涯規劃課程未能正確導向年輕人?

2017-09-20
Harry
香港媒體人
 
AAA

LIVE1.jpg

有人笑謔九十後年輕人,活在經濟發展成熟、人民生活變得富裕的時代,又有不少為家中獨子,往往受家庭過度溺愛而缺乏逆境自強的能力。而近年有不少在學的小朋友或青年輕生的悲劇,雪上加霜本來就可恥,更叫人無奈的是,眼看時下青少年面對困境的無奈,仍未見有效的政府措施或方案可力挽狂瀾,改善如今每況愈下的社會問題。反而社會只是針對涼薄的言論,討論無謂的港獨議題,而沒有用心去關切學童和年輕人的想法和面對的難處。 

香港的教育近年講求生涯規劃和鼓勵人認清方向。生涯規劃的狹義,即在學生需要作出升學或就業選擇時,適當而有效地給予生涯規劃教育及升學就業輔導。務求透過生涯規劃教育,配合學生的興趣及能力,讓他們作出明智的升學及就業選擇。廣義則帶有為人生路向啟航,認識自我,成就理想的偉大目標。偏偏我城推廣生涯規劃教育多年,少年患情緒病甚至輕生的個案卻未見改善。 

生涯規劃反變告誡不可走慢走錯

生涯規劃推出的本意是希望學生就個人事業及學業抱負與全人發展及終身學習連結,立定志向,成就孩子美好的將來。然而,更深一層的意義卻是強調人生不可犯錯,底層的喻意是「走慢了,中途走遠了,就是錯了」的信息。英國、美國等著名學府中,不乏就讀第二學士學位(second degree)或與其本科截然不同的碩士學位的「超齡」學生(mature student),因為個人興趣、職業需要等不同原因重返象牙塔研讀學藉。相比之下,香港人流行完成學士學位後立即投入社會工作,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的為社會小眾。若遇上一兩個 mature student 攻讀second degree,同班學生最直接的反應是,「他唸第一個學士學位的時間不都白白浪費了嗎?」 

香港人講求「贏在起跑點」,連出生的月份、學前教育等都是重中之重,幼稚園升小一、小六升中一、中學升大學,一律是萬萬不可失的戰略據點,一子錯,滿盤皆落索。雖說香港過百所中小學,又有多間大專院校提供五花八門的課程,但成功更講求一條直路。如此盛行的社會迷思配合生涯規劃教育更見歪曲。 

發現可疑致命病毒,本來已是人心惶惶,更可怕的是以治標不治本的方法作為長遠方針處理問題。若只是為了安撫大眾或交差,而忽略對政策推行作出行之有效的全面檢討,後果可能導致市民忽略致命病毒的潛在威脅,掉以輕心引致其後一發不可收拾的局面。 

未來教育局除了繼續通過各式各樣的課程和考核,更應該為學校和地區青年組織安排多點社工,青年主任和心理學家駐場,為年輕人好好疏理情緒,排難解憂。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職專教育的彈性學習方式則有效發掘青年的興趣和潛力,更可令青年了解有何產業適合自己專長發展,但鑑於社會、學校和家庭的壓力影響,最終放棄選讀職專教育,錯過發展自己潛能的機會,繼續接受不適合自己的應試教育,局限自己的發展空間。

    陳麗紅  202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