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9日 | 星期四
 

趙婷:建制政黨被吸納反有利建全民型政黨 ?

2017-09-26
趙婷
本地智庫政策研究員
 
AAA

poli1.jpg
左起: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徐英偉、政務司司長政治助理蕭嘉怡、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

今屆政府公布副局長及政治助理人選的名單,當中包括不少民建聯的三四線團隊成員,舊班子過度、區議員都有。民建聯開始全面走進政府管治的核心,究竟有助發展成全民型政黨?還是會變成政府衛星組織? 

中文大學全球政經碩士課程講師袁彌昌早前發文指,香港缺少全民政黨(catch-all party),反而所有建制派都傾向政黨卡特爾化(cartel party),即政府和建制派發展出「共生關係」,甚至出現政黨被政府所吸收的情况,導致這些卡特爾政黨與政府愈走愈近,慢慢背離公民社會。 

香港政治環境較特殊,政黨卡特爾化可分兩個層次,一是對北京的靠攏,二是被特區政府行政吸納。若果以前者分析,建制派不少政黨出現卡特爾化現象相信沒有太大爭議。至於政黨被特區政府吸收是否不利全民型政黨的誕生則值得討論。 

無法執政 政黨責任有限

特首林鄭月娥上任前講過真心話,就是要與建制派政黨「分紅」。這已意味著政府是莊家,有成果就與建制政黨的閒角來分。行政機關主導,建制政黨配合,合力做大個餅。本港政黨從來都是政界中的閒角,因為本港回歸前後都沒有執政黨,大家都沒有做全民政黨的需要。要為市民謀福祉,只需要有選票!晉身議員,然後出席會議、投票、抽水,政黨及議員的責任已完。現時立法會的比例代表制下,政黨更只需確保自己的根基票源穩固,無需再花資源去搶其他的新選票。試問哪裡有土壤孕育全民型政黨? 

因此若果要在港建立所謂的全民政黨,一、從選舉制度入手,但涉及破壞行政主導,中央未必輕言進行大手術。二、便是透過讓政黨有執行機會,打破行政與立法機關的音樂椅,分兩條隊排的制度安排。當政黨目標不再單為選票,又或者了解自己有份制定的政策有機會令選票有所增減,政黨本身才有源動力改變過去思維模式。 

加上進入政府團隊當高官有助提升政黨在市民心中的形象。在香港公務員的光環下,代表比較中立,扮演平衡跨基層利益的球證角色,建制政黨被吸納後會否較易發展出全民跨階層吸引力(trans-class appeal),成為走向全民政黨的第一步?這點不容忽視。 

政黨被政府吸納後是否一定「反轉豬肚」背離公民社會?這取決於政黨本身與公民社會關係的強弱。如自由黨、經民聯等,本身對政府有較高度依存度,功能組別議員佔多亦令他們先天缺乏與公民社會建立關係的條件。但民建聯、工聯會等有強大的樁腳,政府要推動地區政策都要他們的支持。自然可產生出一個互動生態,卡特爾化現象或者會沖淡,甚至消失。現實例子亦可見民建聯推薦入局的前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蘇錦樑,加入政府後不但在港視發牌及港台興建新大樓的問題上,均無影響到民建聯的投票意向。這或多或少全因民建聯需要顧及支持者的意願,不能為求支持政府而犧牲選票及議席本業。 

政黨需重視政策研究

政黨會否變成政府的衛星組織,亦取決於自己的人才庫及政策研究能力是否足夠。這方面新民黨比較成型。但在香港建制派中,歷史越悠久的政黨,因上述的歷史原因便越見缺乏。民建聯一度在前主席馬力的帶領下短暫希望加強政策研究,但他不幸離世,加上政治環境劇變,黨內又走回扮演政府堅實支持者的老路。黨內對政策研究的重視大不如前。正如毛澤東講過,沒調查研究就無發言權,民建聯變成被政府牽著走,予人「凡是」的印象。該黨前主席曾鈺成近年創辦智庫「香港願景」值得鼓勵,同時民建聯可以一試與其他智庫合作,展現團結大多數的建制龍頭形象。 

政黨被行政機關吸納後並非必然變成政府附屬,還是打開全民型政黨的大門,最大因素仍取決於政黨本身的生命力及領導層的政治視野與野心。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忠誠的廢物」將會被淘汰。政治中人的重心必須轉向政策,如英美等地的政黨也會進行大量政策研究,而香港政黨以往對此並未太重視。未來,政黨無可避免地會將更多資源由政治選戰轉至民生政策研究上。

    陳譽仁  202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