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澄:短期紓困破悶局 放眼長遠建未來

2017-10-12
余海澄
公營機構公共事務顧問
 
AAA

stem1.jpg

新一份施政報告,政府早已透過傳媒放風,將一些重要的政策,如「港人首置上車盤」、「港鐵股息補貼交通費」向外公佈細節,試探水溫。整體來說,社會普遍對林鄭月娥提出的短期紓困措施均沒有太大的反對,相信泛民各個政黨也不敢與民為敵,繼續「為反對而反對」,最多也會在細節上「雞蛋裡挑骨頭」。除了短期的紓困指施外,香港的未來亦需要建基於我們的教育及創科政策,筆者希望林鄭月娥會關心以下兩個關於教育的政策。 

增加小學對Coding的教學 

學習編寫程式(Coding)是近年世界各地興起的新潮流,各地的領導人更身體力行推動Coding的發展。奧巴馬任美國總統時曾與一班學生一起編寫電腦程式;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也在一個論壇上指自己喜歡寫電腦程式,又於社交平台上載他數年前寫下的破解數獨遊戲程式。兩者對推動國民開始學習編寫程式的態度不謀而合,均認為學習編寫程式應由小做起。新加坡的資訊及通訊發展部更指出,將編程列入全國學校課程,有助新加坡的競爭力及經濟發展。由此可見,香港也不能於編寫程式落後於人,教育局著實應在小學的課程中加入更多關於Coding的元素,讓學生可以從小接觸Coding,成為未來創科的新動力。 

改革大學「3322」的入學要求 

為裝備學生應對社會及全球因急速的經濟、科學及科技發展所帶來的轉變和挑戰,上屆政府早已責成教育局推動STEM教育(即 是代表科學 (Science) 、科技 (Technology) 、工程(Engineering)及數學(Mathematics)各英文譯寫的首字母縮略詞)。教育局亦就此推行多項措施,包括更新科學、科技及數學教育學習領域的課程、增潤學生學習活動及加強學校與教師的專業發展等。可是,在現行的大學入學制度下,某些在STEM領域上表現出色的天才,可能往往因未能達至「3322」要求,特別是中文及英文的要求,而無法入讀香港的大學,進一步發揮他們的才能。筆者明白原來的「3322」要求是一個較為穩妥的傳統方法,但是我們在創科的大潮流下,也應穩中永變,改革的我們的入學制度,才有望發掘更多的另類人才,配合未來的發展。 

香港的未來,在於年輕人手上。我們需要培訓醫生、律師、建築師等傳統職業的精英,更需要的是在科技及創新方面的人才。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