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達: 大富翁與首置上車盤
網絡上有一個極妙的比喻:香港就好像一局已經玩了3個小時的大富翁,但青年才是剛剛加入的新手。雖然每走一圈都有薪水,但所有的地早已被其他玩家買下,不管你怎樣走,都只是「交租」,沒可能打破困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提出的「首置上車盤」,會否是一條出路?本文試圖提供一點分析。
首先,不得不讚大富翁遊戲的設計者有遠見。雖然《基本法》保障了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五十年不變,但是客觀的形勢發展,往往不能以主觀的個人意志為轉移,香港在回歸後,歷經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和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進入了「資產主義」的年代。曾經的企業家冒險精神,白手興家的典範,逐漸變得盪然無存。
取而代之的是「成功需父幹」,誰擁有了樓房、物業,即享有社會上最高的增值,任何的創新和投資,都比不上一個500呎的單位。年輕一代不想被社會淘汰,被迫參與這個遊戲,能繼承上一代物業的人「贏在起跑線」;沒有「父蔭」的人,則需千辛萬苦地靠着增長緩慢的薪水,去追逐火箭般上升的樓價,真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
現實比大富翁更複雜 政府需清楚定位
當然,現實世界和大富翁仍有分別。在大富翁裡,走來走去都是那個地圖,在現實生活,則有著「土地供應」和「新落成樓宇」這回事。也可以這樣說,現實版的大富翁,地圖理論上是會一點一點的擴大,可提供新的土地供玩家購買。
然而,財富已集中在原本的「大地主」手上,就算有新的土地出現,新玩家在競逐這些土地上面,仍是處於劣勢。「大地主」有租金收入,相反新玩家只有可憐兮兮的薪水,即使市場上有新的土地,誰會買到這些地,不用說也知道。這還未算由國內來港買樓的土豪買家,這正是現時香港所面對的情況。
正因如此,林鄭提出的「首置上車盤」,就好比是劃出了一塊土地,不准舊玩家購買,專門留給未有土地的新玩家。驟眼看來,是補償了「遭受不公平」的新玩家,但是任何一個玩過大富翁的朋友,都會立即想到一個問題:「喂,咁准唔准收租先?」
現時,政府暫並時未公報方案的細節,但從其設轉售限制來看,相信都是要求買家用來自住,而非作出租或轉售的居多。若果如是,「首置上車盤」其實是用來應付「居住需求」,而非「上車需求」。這便是牽涉一個更關鍵的問題,究竟何謂「上車」?
這輛車是要開着行駛,才叫「上車」。說得明白點,置業是投資行為,投資者付出了金錢和時間的機會成本,所追求的自然是回報,包括了租值和資產升值,也就是收租和樓價上升的機會。如今林鄭所搞一個「上車盤」,但是其政策方向,則似乎是南轅北轍,車也似乎永遠也到達不了目的地。
房屋問題實為財富分配問題
其實,政府只需要回答一個很簡單的問題:這個政策究竟是回應市民的置業需求,,還是居住需求? 如是置業需求,類似居屋的轉售和轉租限制,則會使到買家變成「跛腳鴨業主」。若是因這些限制,而造成買家將來有所損失,政府是否要負上責任呢?需知道,置業是中產人士一生中最重要的投資,尤其是政府牽頭的話,市民會有不一樣的期望。
如果是回應居住需求,那麼以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在電台節目上的透露,「首置上車盤」的單位面積指引,單身人士住200呎,二人家庭住400呎,又是否合理呢? 政府是否變相鼓勵,甚至默認這是香港「中產家庭」應有的居住面積呢?
不諱言的說,政府常常有一種僵化的思維,便是認為解決房屋問題,則必須「起樓」。房屋的背後,其實是一個財富分配的問題,而財富分配不一定要靠政府起樓來解決。譬如:政府可為置業人士提供融資上的方便,不一定是貸款,可以是債券或者基金,讓合資格的人士認購,讓市民或者無物業人士,能分享物業升值的利益。
說到底,土地供應是長遠問題,而市民的生命、等候時間有限,政府未必能興建足夠的樓房,令所有的人受惠。當政府起的樓不夠時,往往造成了「你有我冇」的分配不均,反過來又成了不公平。居屋如是,這個「首置上車盤」合資格的有55,000人,計劃首批卻只有1,000個單位。即使計劃大受歡迎也好,也會有很多人失望。如果「化整為零」,改以融資去協助市民「上車」,則安排上方便,也公平得多。
似乎,「首置上車盤」更像是政府為求填塞施政報告的政策,明顯沒有經過深思熟慮。以一個「居住」項目來回應中產市民的置業困難,則是焦點錯配。政府必須清楚這個項目解決的是「置業問題」,而非「居住問題」。回到那一局大富翁,如果讓你買一塊地,卻不准用來「收租」,那和沒有這塊地,有何分別?
或許,林太在推出「首置上車盤」時,應思考一個問題:究竟妳是在幫人玩大富翁,還是為無家可歸的人提供瓦遮頭呢?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