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仲達:打破潛規則 牢掌高層人事——評十九大人事佈局
(新華社圖片)
路線確立之後,幹部是決定因素!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正式確立政治路線之後,中共新領導層也掀開面紗,產生中國最有權力的7個男人(政治局常委),以及25位最高權力決策者(政治局委員)。縱觀這份名單,最大的特色當然是習近平牢牢掌握人事大權,大批心目中「政治可靠、有本事」的嫡系入局,而且打破了不少潛規則,有幾大特點:
第一,老臣謀國,「第六代」不入常
按照中共慣例,領導人第一任期屆滿,將正式確立接班人,以順利交接。新進的5名常委(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都是50後,沒有傳說中的60後廣東書記胡春華和重慶書記陳敏爾。
在原政治局委員、重慶書記孫政才落馬之後,筆者已撰寫《十九大料不「立儲」》一文指出,作為一代雄主,自我打造而成的「核心」,習近平無意確立「儲君」人選,因為如此勢必令海內外焦點轉移到「儲君」身上,影響「核心」的威信。習近平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兩個任期屆滿(2022年)顯然無法實現復興夢,他要打破「總書記十年任期」的不成文規定。
新進5名常委都是老臣,但習也打破了論資排輩。兩屆政治局委員汪洋本應是第三號人物,卻排在中南海大管家栗戰書之後;學者出身的王滬寧本被視為務虛幹部,缺乏黨政實務經驗,更遑論地方執政經歷,卻成為文革之後首位入常的理論家。由此可見習對栗汪的賞識和信賴,以及「一錘定音」的權力。
(新華社圖片)
第二,「八下七未必上」
「七上八下」是指中共換屆,中央領導人67歲或以下留任,68歲或以上退休,從中共十六大開始執行,變成不成文規定。好處是保持穩定性,防止老人政治,但也造成純粹年齡劃線,只要有年齡優勢,碌碌無為就可以繼續上,變相堵塞了提拔能吏。
這一制度在十九大部分破功,「八下」嚴格執行了,連69歲的反腐沙皇王岐山也功成身退。「七上」則不靈了。兩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家副主席李源潮,雖然67歲,但沒有獲安排為中央委員。距離政治局只有一步之遙的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委員、國務院秘書長楊晶(63歲),「落選」中央委員更為震撼。
兩名十八屆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劉奇葆(64歲)和原新疆黨委書記張春賢(64歲)雖然連任中央委員,卻被逐出政治局,可能提早到人大「養老」。
第三, 政治局大換血 閩浙滬舊部湧入
中央政治局共25人,包括7名常委。18名政治局委員,除了許其亮、孫春蘭、胡春華,其他15人都是新面孔,也可以視為政治局大換血。當中習近平的閩浙滬舊部6人:丁薛祥(上海舊部,中央辦公廳常務副主任,料掌中辦)、黃坤明(閩浙舊部,中宣部常務副部長,料掌中宣部)、楊曉渡(上海舊部,中紀委常務副書記)、蔡奇(閩浙舊部,北京書記)、陳敏爾(浙江舊部,重慶書記)、李強(浙江舊部,江蘇書記)。
入局的清華同窗陳希(中組部常務副部長,料掌中組部)、中央財經首席智囊劉鶴、遼寧書記李希(曾任延安書記、上海副書記)、新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陝西老鄉、紅二代世交),也公認是習近平的嫡系。
換言之,習近平在政治局收穫最豐,至少有10名新血習系色彩濃厚。這10人不少之前是「雙非」(非中央委員,非候補委員)幹部,卻直接入局。他們的有些人在5年後,極有可能就是常委的人選。
十九大發言人庹震事先張揚,習近平掌舵兼任十九大專門機構的組長,「負責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人選的推薦、考察、提名工作。」官方新華社後來透露,這個小組就是「十九大幹部考察領導小組」。
習近平在十八大接班,是不完全組閣,經過5年的勵精圖治,大規模反腐,毫無疑義牢牢掌握了十九大高層人事。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