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滅貧」真的有可能?

2017-12-20
李道
資深時事評論員
 
AAA

pro1.jpg 

有人說,理論上談,若以貧窮線衡量相對貧窮,要達致「滅貧」誠非絕無可能的;然而,這種「滅貧」是否純粹的數字遊戲?又是否意味貧窮問題再不存在? 

根據貧窮線定義,收入低於中位數一半者均被劃為貧窮人士。故此假設社會上只有三個人,收入分別為2400元、5000元、9000元,基於貧窮線劃於中位數5000元的一半即2500元,上述收入2400元者便屬貧窮人士;可見,只要將其收入提高至2501元,亦即高於貧窮線水平,他或她就可脫貧了。 

不過,無論實際上,抑或理論上,除非是農業社會,否則今日經濟體系下的失業率,永遠都不會低至0%,而一個社會的勞動參與率,也永遠不可能高至100%。就似香港失業率為3%左右(勞動參與率約61%),亦被基本看成是「全民就業」。箇中理由,可以是「跳槽」期間存在「空檔」(frictional unemployment),或者勞動市場的供求出現錯配(structural unemployment)等,也可牽涉到經濟的盛衰周期,以至年齡上不適合及不能夠工作。所以,不管如何,社會上總會有人除福利外的收入是0元,而即使似貧窮線以住戶為衡量單位,亦不能完全排除有家庭收入是0元,亦即沒有從事任何經濟活動--由是觀之,「滅貧」(令貧窮線下住戶數目歸零)無論實際上、抑或理論上都是不可能的,正如沒有經濟學說會假設理論上失業率歸零或勞動參與率上百。何況,現時坊間傾向聚焦政策(福利)介入前的貧窮線數字,意味政府透過派糖派錢來「滅貧」的手段也被廢掉武功。 

財富分配變成「零和遊戲」 

至於,回到文首提出的處境,若然原本職業收入2400元者可獲加薪到2501元(而非透過派錢派糖托高收入),以致三人社會的收入分配變為2501元、5000元、9000元,亦即貧窮線(2500元)之下再沒窮人,這誠屬一個十分理想的「滅貧」辦法。不過,如果這非市場自然而成的結果,而是過份地施以「有形之手」促成其事,這對整體社會及經濟來說又是否完美無瑕?事實上,2011年引入的最低工資,便相當程度地帶來上述效果,針對推高了基層打工仔的收入;可是,近年來,最低工資的惡果也逐步浮現,說明相關辦法並非有利無弊。其中,事後證明早前所謂的「漣漪效應」並不顯著,小康階級的薪金既未很好受惠,反倒成為通脹飆高的一大受害者,便反映整個財富分配實似「零和遊戲」--低下階層收入急增之得,彷彿就是小康階層難以加薪之失。 

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普查的數字顯示,若將全港工作人口的收入劃成十等分,最低的第一等分的收入中位數就較10年前大增75%,第二等分亦增63.6%,說明最低工資確令低收入者大蒙其利。然而,第三等分之上的其餘所有等分,收入增幅都跑輸整體的55%,其中升幅最小只得42.9%的等分,正是現在收入介乎17000至26250元、中位數為20000元的群體,亦即這群小康最受影響,而最高的第十等分(收入中位數為68000元)則升51.1%--顯而易見,香港的「M型社會」勢態比前惡化了,期內的變動形態就跟2006年與2011年間大不相同(詳見附圖)。有鑒於此,為了「滅貧」,我們還應不應該進一步大幅推高最低工資?我們又是否樂願接受措施所衍生的代價? 

說到底,貧窮線誠非一個量度貧窮的理想工具,這方面社會各界早有深刻討論,前文《香港窮人何解愈來愈多?》亦作一定闡述。始終,按「貧窮線」定義來「滅貧」縱或可能,但「滅貧」不是玩數字,而要做實事與其斟酌貧窮線這個硬指標打圈,倒不如切實地針對處理絕對貧窮問題,並合情合理地做好財富再分配工作,而非將貧窮線奉若神明,視之為不顧一切的爭取目標。好像完全共產地「滅貧」,全民收入均等、無人低於中位數一半,敢問這又是否一個烏托邦? 

CAP.JPG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交流團有助青年擴闊眼界,認識香港以外的人工智能等創新領域最新趨勢,對香港社會和產業發展帶來更多活力。因應人工智能的最新發展趨勢,新加坡由政府運作到教育已全面引入ChatGPT,今年教育部長稱會指導老師和學生用AI工具來教學及學習,政府更開始引入ChatGPT來草擬文件,成效如何不是短期可見的事,但當地政府願意積極推動相關政策,實在是勇氣可嘉。

    林芷楓   202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