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扶貧政策沒突破改革只停留在淺水區

2022-10-24
文武
學研社成員
 
AAA

shutterstock_2143581727.jpg

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的首份《施政報告》,在改革政府管治、招商引資搶人才,以及房屋政策上取得突破,在社會得到較高的評價。不過,這份《施政報告》在涉及扶貧的政策上,卻有所欠缺,沒有提出大刀闊斧的改革政策。香港社會深層次矛盾的總根源,在於社會分配不公導致的貧富分化日趨嚴重,居住難問題只是分配不公的其中一個表象,政府的改革如果不涉及到這個問題,那只能說是淺層次的改革,尚未觸碰到最核心的問題。

李家超這份《施政報告》,以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7月1日在香港的重要講話為引領,在多個範疇取得重大突破,社會輿論認為,這份報告顯示出政府打破了過去一直奉行的「小政府、大市場」和「積極不干預」的教條信念,積極作為,主動成立公司和基金,向全球「搶企業」、「搶人才」,扶持本地發展創新科技產業和文化藝術創意產業。

此外,在增加公營房屋供應方面,也有所突破,一方面是找到足夠滿足社會需求的土地興建公屋,讓未來十年,公屋的供應量達至36萬伙,比需求的30萬伙更多,本屆政府在興建公屋的積極性,比往屆更高,值得肯定。並且,因應公屋興建期需時5至7年的實際情況,又推出「簡約公屋」,讓更多「劏房戶」可以提前入住公屋,也是一項德政。

不過,在解決貧困問題方面,這份《施政報告》卻沒有提出新的政策和改革思路,只提出將總結「共創明Teen」計劃精準扶貧,以及重組扶貧委員會。特首及主要官員連日來在向社會解讀《施政報告》的過程中,亦未有就貧困問題深入討論。這反映出,解決貧富分化的問題,尚未提到特首的辦公桌上,政府也尚未就這一問題,進行完善和深入的思考。

二十大報告提出,支持香港破解經濟社會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而香港社會的深層次矛盾,最核心的問題並不是土地和房屋問題,而是社會分配不公平導致的貧富分化日趨嚴重,住房難只是這一問題的其中一個反映。更嚴重的問題在於,在目前的狀況之下,只有一小部分人,可以從經濟發展中,分享到較多的好處,大多數人,包括中產階層中的一大部分人,則感到生活壓力日益沉重,生活品質不斷下降,社會的矛盾也將日益激化。

社會不公平的問題如果不解決,不論政府如何積極主動地發展經濟,拓展多元化的產業,如果最終只有少數人可以從中得益,大多數市民的生活反而變得愈來愈艱難,那麼社會矛盾就不可能得到解決。
新一份《施政報告》積極興建公屋,確實可以讓一部分「劏房戶」受益,讓更多基層市民改善居住條件,但隨即又有中產階段向特首提出問題,政府如何助中產階層置業?如何解決為中產階層減輕負擔呢?特首無法回答這些問題。

從《施政報告》涉及扶貧的內容看,政府仍然將解決貧富分化的問題,瞄定在社會福利的狹小範疇之內,主要是透過向一小部分基層市民發放福利金,提供一些扶助,解決他們的基本生活需要。這反映出政府尚未能全面理解問題所在。

實際上,習近平主席在7月1日的重要講話中,已經為解決貧富分化的問題,指明了方向,開出藥方。講話中有以下兩句話,值得政府和社會深入思考,一句是:「中央全力支持香港積極穩妥推進改革,破除利益固化藩籬,充分釋放香港社會蘊藏的巨大創造力和發展活力。」另一句是:「(新一屆政府)拿出更果敢的魄力、更有效的舉措破難而進,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市民,讓每位市民都堅信,只要辛勤工作,就完全能夠改變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如何讓社會變得公平?核心的問題就是要「破除利益固化藩籬」。如何解決貧富分化的問題?關鍵就是要「讓發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體市民,讓每位市民都堅信,只要辛勤工作,就完全能夠改變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特首及新一屆特區政府,在如何解決貧富分化的問題上,仍有很大的空間積極作為,需要有更大的魄力和勇力,在深水區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交流團有助青年擴闊眼界,認識香港以外的人工智能等創新領域最新趨勢,對香港社會和產業發展帶來更多活力。因應人工智能的最新發展趨勢,新加坡由政府運作到教育已全面引入ChatGPT,今年教育部長稱會指導老師和學生用AI工具來教學及學習,政府更開始引入ChatGPT來草擬文件,成效如何不是短期可見的事,但當地政府願意積極推動相關政策,實在是勇氣可嘉。

    林芷楓   202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