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慶成:淺析泛民利用網絡向海外宣傳之策略
泛民主派作為香港政治體制內的少數派,其慣用的抗爭策略之一是到海外游說,希望藉此結合外部力量,以便在與特區政府的博弈中獲取更大利益。隨著全球化及網絡的普及,近年泛民在許多議題上愈來愈偏好利用跨國網路爭取國際輿論支持,進而對港府以至中央政府的行為施加各種影響。但本港媒體和學界似乎罕有對此作出深入的探討。
實際上,美國學者瑪格麗特‧E.凱克和凱瑟琳‧辛金克早年曾經聯手著書,就非政府組織在國際網路宣傳的種種手段作出詳細的解剖,成為國際關係以及人權問題研究領域的經典著作。下文嘗試運用書中提出的四大策略,輔以近年香港社會運動的一些例子,以分析泛民如何通過網絡向海外宣傳其理念。
(一)資訊政治
由於網絡上存在著海量的資訊,外國人要了解真正的香港殊不容易。有見及此,泛民在許多重大抗爭事件發生的初期,就積極充當提供訊息的主要管道,對資訊進行有利己方的加工、包裝並為事件定性,然後快速地在網絡上發放,達到影響外國媒體和民眾觀感的目的。2012年的反國教運動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表面上看,「德育與國民教育科」包括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兩個重點,予人感覺是各佔一半比重。但根據課程指引,該科的內容其實是分為個人、家庭、社會、國家和世界等五個範疇,國民教育所佔的比例不高,說明當局除了希望學生建立國民身份認同,也可以養成良好的品德和公民質素。
不過,反對開設「德育與國民教育科」的泛民陣營對上述情況避重就輕,只集中攻擊國民教育的某一些有爭議的教材,通過派傳單、發動大遊行、佔領政府總部,甚至是絕食等行動,將自己包裝過的資訊通過網絡傳遞到海外。通過泛民團體和傳媒在跨國網絡上的一再複述,「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在海外頓時變成了「洗腦國民教育科」的代名詞。
(二)象徵政治
在社會運動中抓住象徵性的小細節,利用符號或者講故事的形式對事件進行解釋,建構其所關注的議題,較容易贏得海外民眾對問題的注意和支持。泛民在2014年的「佔中」運動就把「象徵政治」這一策略發揮得淋漓盡致。
其中一個例子是,雨傘原是巿民防曬擋雨之物,但在「佔中」初期卻無意成為示威者抵擋警方的工具。泛民於是借機在網上設計「雨傘革命」標語和口號,手撐黃傘也成為「佔中」運動象徵之一,象徵港人和平追求普選,成功吸引了海外網民關注。
另一個例子是「七警事件」。佔領者與警方在「佔中」期間天天對峙,不時爆發激烈衝突。當電視台拍攝到七名警察毆打示威者曾健超後,泛民立即如獲至寶,不斷在跨國網絡上炒作相關視頻,但對曾健超向警員高處淋液、挑釁在先的行為,卻輕輕帶過甚至隻字不提。泛民利用這椿象徵性的事件塑造了「佔領運動」性質,令外國網民認同「佔中」是一場文明對暴政的公民抗命運動,並寄以無限的同情。
(三)槓桿政治
泛民深知若想成功對政府施加壓力,最理想的做法是在跨國網路中說服外國政府和國際組織出手。這些強大行為體掌握著提供援助以及在國際組織中決策權的「物質槓桿」,可以發揮比普通團體數以十倍甚至百倍的影響力。
例子一:「佔中」期間,泛民支持者在美國白宮網頁發動聯署行動,要求總統奧巴馬向中國政府施壓,給予港人普選,結果吸引逾十九萬人聯署,迫使美國政府回應事件,聲稱會密切關注事態發展。
例子二:「雙學三子」去年被改判入獄前,泛民的李卓人在fb展示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尚未公開的一份聲明,指國會計劃重新檢視香港在美國法例所賦予的特殊關係。李卓人此舉間接印證了泛民私下一直有通過網絡和美國國會的一些議員交流,說服美國國會公開開腔向中國政府施壓。
(四)責任政治
政府推行一項政策時,經常會因應形勢的變化而作出相應的調整,未必能夠始終如一地緊跟初衷。泛民於是利用政府以前發表的公開聲明或者說過的隻言片語,在網絡上大肆揭露和攻擊政府的言論與實際做法之間存在差距,從而迫使政府履行自己作出的「責任政治」。
以近來引起社會熱議的高鐵「一地兩檢」為例,政府公佈「一地兩檢」方案時,強調若高鐵不能實施「一地兩檢」,就會失去經濟效益。泛民立即翻炒09年時任運房局局長鄭汝樺說過「沒有『一地兩檢』不等於沒有高速」的言論,然後配圖在網上廣傳,意圖令港府的國際形象受損,最後迫使尷尬不已的政府讓步,以挽回面子。
結論
如果說20年前香港還處於相對封閉的年代,今天香港已經是全球資訊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人人手上有一部手機,與全球各地聯繫無遠弗屆。相比於傳統的海外游說方式,近年網絡的便利,令泛民更容易與擁有共同的價值觀念的海外團體和政府互動,從而影響比自己強大得多的本地政府。令人驚訝地是,建制派陣營往往視若無睹,或者以陰謀式的思維看待,欠缺理性的分析。
筆者以為,當泛民利用網絡向海外宣傳日益常態化之際,無論是泛民、建制派,抑或學界,未來都有必要好好作一研究。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