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灝謙:小朋友玩泥沙
香港的孩子是非常幸福的一群,大部分都不缺乏生活所需,玩具亦應有盡有,毛公仔、機械人、積木、廚房玩具一應俱全,父母們負擔得到的話,都會盡力滿足孩子,但父母們又有沒有想過,給孩子玩的可以非常經濟又唾手可得之餘,對孩子的成長發展又有益處呢?
最經濟實惠的玩具莫過於來自大自然的東西,讓孩子赤腳踏踏草地、下雨時讓雨點打在孩子的身上、讓孩子的小手摸摸泥土,除了可以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外,這些玩意還可以幫助孩子的感官發展。隨著社會進步,孩子越來越少機會接觸大自然,就算可以到郊外走走,也未必可以用手用腳去感受。回想起小兒剛學懂爬的時候,每天都像坦克車一般在家爬來爬去,而他第一次親手接觸草地,就是在鋪在草地的軟墊上不慎失平衡「跌」出了草地。當他以為可以像正常一樣,用小手撐起自己時,就發現那草地與家中的地板是那麼不同,是那麼「拮」手。當然,他第一個感覺就是不舒服,就是奇怪,並且有點害怕,但在我們的鼓勵下嘗試再摸摸草地,他開始了探索,開始認識草地這個新朋友,慢慢一步一步的踏出去,直到現在,2歲不到的他最喜歡與姐姐在草地上跑來跑去。
除了草地,沙灘都是必然之選,孩子不習慣在草或沙上跑跑跳跳,讓他們多接觸的同時,父母也要從旁協助和解釋,協助孩子明白那不熟悉的感覺,解釋那感覺可能會令孩子不舒服,但可以習慣,習慣後就會有很多樂趣。孩子的感官細胞遠比成年人活躍,父母應把握這時機讓孩子接觸和記住那感覺,待他們長大後都不會對這感覺太陌生。
要孩子接受新感官刺激,父母們都要為他們做一點準備功夫,例如父母的親身示範及正面的鼓勵,讓孩子感受到他們不是被迫去接受新事物,而是父母與自己一同經歷。這樣的支持會讓這新事物與父母同步連繫起來,可加強孩子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